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4-15页 |
2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界定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界定概念 | 第15-16页 |
·加工贸易的内涵 | 第15页 |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 | 第15-16页 |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6页 |
·梯度转移理论 | 第16-17页 |
·价值链理论 | 第17-19页 |
3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第19-24页 |
·加工贸易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 | 第19页 |
·加工贸易增加了许多就业岗位 | 第19页 |
·加工贸易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素质 | 第19页 |
·加工贸易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第19-20页 |
·加工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第20-22页 |
·加工贸易创造的外汇收入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 | 第20-21页 |
·加工贸易促进了技术进步 | 第21页 |
·加工贸易产生了技术外溢效应 | 第21-22页 |
·加工贸易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 第22-24页 |
4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 第24-32页 |
·我国加工贸易额的分析 | 第24-26页 |
·加工贸易总体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发展的比较 | 第25-26页 |
·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分析 | 第26-32页 |
·经营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 | 第26-27页 |
·贸易方式:进料加工为主 | 第27-28页 |
·地区结构: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 第28-30页 |
·产品结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 第30页 |
·市场结构:三角贸易结构 | 第30-32页 |
5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 第32-43页 |
·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缺失 | 第32-33页 |
·加工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转移的阻碍较多 | 第33-34页 |
·东部发展迅速,中西部发展缓慢 | 第33-34页 |
·加工贸易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阻碍较多 | 第34页 |
·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低,加工贸易产业的配套能力落后 | 第34-36页 |
·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低,长期位于产业链的下游 | 第34-35页 |
·加工贸易产业的配套能力落后 | 第35-36页 |
·加工贸易导致贸易顺差过大,贸易摩擦增多 | 第36-37页 |
·加工贸易的国内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剧 | 第37-38页 |
·加工贸易外资所占比例较大,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 第38-39页 |
·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困难 | 第39-40页 |
·加工贸易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 第40-41页 |
·人民币升值给加工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 | 第41-42页 |
·加工贸易的监管存在一定的问题 | 第42-43页 |
6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 | 第43-54页 |
·推动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降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 第43-44页 |
·促进东部加工贸易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和深加工环节转变 | 第43页 |
·中西部地区应有效地承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 | 第43-44页 |
·提高内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 | 第44-45页 |
·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由高能耗型向节约环保型转变 | 第45页 |
·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自主创新 | 第45-46页 |
·开发新需求和新市场 | 第46-48页 |
·加大加工贸易的内销比重 | 第46-47页 |
·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 第47-48页 |
·延伸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 | 第48-51页 |
·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 | 第48-49页 |
·实施品牌发展策略,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 | 第49页 |
·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 | 第49-50页 |
·建立保税物流园区,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 | 第50-51页 |
·完善加工贸易的监管制度,加强海关的监管力度 | 第51-52页 |
·企业加强自我管理的意识,监管部门进行随机检查监督 | 第51页 |
·完善加工贸易监管制度 | 第51页 |
·完善保税监管体系 | 第51-52页 |
·有效地应对加工贸易的贸易摩擦 | 第52-54页 |
7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