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符号表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34页 |
·双孢蘑菇 | 第12-15页 |
·双孢蘑菇的价值 | 第12-13页 |
·双孢蘑菇的栽培 | 第13-15页 |
·秸秆的价值 | 第15-16页 |
·秸秆的结构 | 第16-22页 |
·木质素的结构 | 第17-20页 |
·木质素的生物降解 | 第20-22页 |
·秸秆的利用 | 第22-25页 |
·国内外食用菌生物降解秸秆的研究现状 | 第25-31页 |
·食用菌生物降解木质素的种类 | 第26-27页 |
·食用菌木质素降解相关酶系 | 第27页 |
·食用菌木质素降解酶系的营养调控 | 第27-30页 |
·应用前景 | 第30-31页 |
·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选题来源 | 第31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31-3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33-34页 |
2 高效降解稻草的双孢蘑菇菌种筛选 | 第34-42页 |
·材料 | 第34-35页 |
·菌种 | 第34页 |
·稻草粉 | 第34-35页 |
·培养基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37页 |
·菌种活化和平板培养 | 第35页 |
·双孢蘑菇产漆酶试验—Bavendamm显色反应 | 第35页 |
·双孢蘑菇产过氧化物酶试验—RB亮蓝显色反应 | 第35页 |
·双孢蘑菇的选择性降解—变色圈试验 | 第35-36页 |
·双孢蘑菇对木质素及综纤维素的降解试验 | 第36页 |
·木质素及综纤维素降解率的测定及选择性指数(SF)的计算 | 第36-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五种双孢蘑菇菌株产木质素降解酶的情况 | 第37-38页 |
·五种双孢蘑菇菌株对木质素和综纤维素优先降解的选择 | 第38-39页 |
·五种双孢蘑菇菌株对稻草木质素及综纤维素的降解 | 第39-4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0-42页 |
3 双孢蘑菇高效栽培培养料配方的优化 | 第42-4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2-43页 |
·材料 | 第42页 |
·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四种栽培配方中菌丝长满所需时间 | 第43-44页 |
·四种栽培配方中蘑菇的产量 | 第44-4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5-48页 |
4 高效栽培中稻草降解利用规律的研究 | 第48-6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8-52页 |
·材料 | 第48-49页 |
·方法 | 第49-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高效栽培中稻草组分的降解利用规律 | 第52-54页 |
·高效栽培中稻草降解相关酶的活力变化规律 | 第54-5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8-60页 |
5 高效栽培中稻草木质素复合体降解过程的初步结构分析 | 第60-7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0-61页 |
·材料 | 第60页 |
·方法 | 第60-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8页 |
·堆肥过程中稻草木质素复合体结构的变化情况 | 第61-63页 |
·菌丝生长阶段稻草木质素复合体结构的变化情况 | 第63-66页 |
·子实体生长阶段稻草木质素复合体结构的变化情况 | 第66-6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8-7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70-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发表论文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