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高温金属疲劳损伤评价的方法 | 第13-15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2 热弹塑性和蠕变本构模型的计算原理 | 第17-28页 |
| ·30Cr2MoV转子钢的高温低周疲劳特性 | 第17-20页 |
| ·转子钢的高温蠕变特性 | 第20-23页 |
| ·转子钢材料的热弹塑性和蠕变本构模型 | 第23-28页 |
| 3 基于热弹塑性和蠕变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实现 | 第28-44页 |
| ·有限元方法及计算工具 | 第28-32页 |
| ·热弹塑性和蠕变模型加入到MSC.MARC的过程 | 第32-33页 |
| ·热弹塑和蠕变模型的验证 | 第33-44页 |
| 4 30Cr2MoV转子钢高温低周疲劳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44-67页 |
| ·高温低周疲劳试验及虚拟试验过程 | 第44-49页 |
| ·转子钢高温低周疲劳损伤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49-54页 |
| ·虚拟试验中塑性能的计算 | 第54-55页 |
| ·虚拟试验结果的描述与验证 | 第55-67页 |
| 5 基于能量理论的疲劳损伤过程计算 | 第67-82页 |
| ·基于能量理论的损伤模型框架 | 第68-70页 |
| ·能量损伤评价的有限元实现过程 | 第70-72页 |
| ·能量损伤量的计算实例 | 第72-82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 ·全文总结 | 第82-83页 |
| ·研究展望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研究工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