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水泥工业论文--生产过程与设备论文

水泥回转窑劣质煤富氧燃烧器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主要项目符号表第8-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8页
     ·我国水泥工业现状第13-14页
     ·我国能源形势第14-15页
     ·水泥工业应用低品位燃料的重要意义第15-17页
     ·水泥工业应用富氧燃烧技术的重要意义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第18-22页
     ·水泥回转窑煅烧技术的发展概况第18-19页
     ·国内外富氧燃烧的研究动态第19-20页
     ·回转窑煤粉燃烧器发展概述第20-22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水泥回转窑热工理论分析及预测软件编制第23-41页
   ·水泥生产工艺第23-29页
     ·煅烧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第23-29页
   ·熟料形成热第29-31页
     ·熟料形成过程的热效应第29页
     ·各熟料矿物形成热第29-30页
     ·生成1kg熟料的理论热耗第30-31页
   ·燃烧过程计算第31-35页
     ·燃烧发热量计算第31页
     ·燃烧空气量计算第31-32页
     ·燃烧烟气量计算第32页
     ·燃烧理论温度计算第32-33页
     ·燃烧时间计算第33-34页
     ·辐射换热量计算第34页
     ·烟气焓值计算第34-35页
   ·煤粉燃烧温度预测和回转窑设计预测软件第35-38页
   ·理论计算结果分析第38-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煤粉在富氧条件下燃烧特性的实验探究第41-53页
   ·实验背景第41页
   ·实验目的第41页
   ·实验设计第41-43页
     ·同步热分析仪STA 449 F3Jupiter硬件技术特性:第41-42页
     ·实验步骤第42-43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3-51页
     ·燃烧失重曲线的分析第43-44页
     ·氧浓度及煤粉粒度对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的影响第44-51页
   ·结论第51-53页
第4章 绝热式水泥窑富氧燃烧器设计第53-63页
   ·绝热富氧燃烧器简介第53页
   ·燃烧器设计计算第53-55页
     ·设计规范及技术依据第53页
     ·氧气量及氧气出口流速计算第53-55页
   ·绝热富氧燃烧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有关数据第55-56页
     ·绝热富氧燃烧器参数第55页
     ·设计燃料第55页
     ·设计数据第55-56页
     ·富氧率调节第56页
   ·绝热富氧燃烧器整体布置说明第56-57页
   ·绝热富氧燃烧器结构第57-58页
     ·绝热富氧燃烧器所配安全附件第58页
     ·绝热富氧燃烧器密封、膨胀等措施的说明第58页
   ·调节方式第58-59页
   ·注意事项第59-60页
   ·绝热富氧燃烧器总图及系统图第60-63页
第5章 富氧燃烧器数值模拟分析第63-91页
   ·引言第63页
   ·三维气固两相流基本控制方程第63-66页
     ·质量守恒方程第63-64页
     ·动量平衡方程第64页
     ·能量平衡方程第64-65页
     ·化学组分平衡方程第65-66页
   ·湍流气相流动模型第66-67页
     ·双方程模型第66-67页
   ·气固两相流模型第67-70页
     ·颗粒轨道模型(单元内颗粒源法)第68-70页
   ·湍流气相燃烧模型第70-71页
     ·涡团耗散模型(Eddy Dissipation Model)第71页
   ·煤粉燃烧模型第71-73页
     ·挥发份热解模型第72页
     ·焦炭燃烧模型第72-73页
   ·辐射换热模型第73-75页
   ·数值模拟过程第75-89页
     ·回转窑概况第75-76页
     ·网格划分、定解条件及边界条件第76-78页
     ·数值模拟计算第78-89页
   ·小结第89-91页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97-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居住空间相对剥夺背景下居民不合作行动的逻辑
下一篇:超声波传播及水处理性能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