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目的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2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16-23页 |
·思想背景 | 第16-18页 |
·对科学技术事业的炙热追求和深情表白 | 第16-17页 |
·马克思对自然科学的深入考察和全面审视 | 第17-18页 |
·社会背景 | 第18-23页 |
·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18-21页 |
·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 第21-23页 |
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第23-39页 |
·科学的生产力属性 | 第23-25页 |
·科学的含义 | 第23-24页 |
·科学是一种间接的生产力 | 第24-25页 |
·科学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 第25页 |
·技术的生产力属性 | 第25-27页 |
·技术的含义 | 第25-26页 |
·技术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 | 第26-27页 |
·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 第27页 |
·科学技术是具有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 第27-33页 |
·科学技术的革命力量属性 | 第28页 |
·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 | 第28-30页 |
·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 第30-32页 |
·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结构的变革 | 第32-33页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 第33-34页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思想的成熟 | 第34-35页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第35-39页 |
·“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 第35-36页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第36-37页 |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 第37页 |
·“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 | 第37-39页 |
4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哲学诠释 | 第39-46页 |
·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观 | 第39-40页 |
·科学技术思想的价值观 | 第40-43页 |
·科学技术的内在价值 | 第41页 |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 第41-42页 |
·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 第42-43页 |
·科学技术思想的异化观 | 第43-46页 |
·生态层面的科技异化 | 第43-44页 |
·人本层面的科技异化 | 第44-46页 |
5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启示 | 第46-53页 |
·加深了对科学技术本质的认识 | 第46-47页 |
·加深了对科学技术价值问题的关注 | 第47-48页 |
·要牢固树立科教兴国、科技立国和科技创新观念 | 第48-49页 |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 第49-51页 |
·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生态化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