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内生真菌的定义及其研究简史 | 第11-12页 |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分布 | 第12-14页 |
·植物内生真菌的起源及其与宿主之间的关系 | 第14-17页 |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分类鉴定 | 第17-20页 |
·农作物内生真菌的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农作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 | 第20-22页 |
·农作物内生真菌的生物防治作用 | 第22-23页 |
·内生真菌与农作物的相互作用 | 第23-24页 |
·玉米内生真菌研究的意义 | 第24-27页 |
·玉米生长概况 | 第24-25页 |
·玉米内生真菌研究的意义 | 第25-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5页 |
·仪器、药品和材料 | 第27-28页 |
·主要仪器和器材 | 第27页 |
·试剂药品 | 第27-28页 |
·植物样品 | 第28页 |
·培养基 | 第28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8-35页 |
·采样时间和采样方法 | 第28-29页 |
·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培养 | 第29页 |
·内生真菌的形态鉴定 | 第29-30页 |
·内生真菌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第30-33页 |
·内生真菌侵染宿主方式的研究 | 第33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52页 |
·内生真菌定殖率 | 第35-36页 |
·浚单20各器官内生真菌定殖率 | 第35-36页 |
·郑单958各器官内生真菌定殖率 | 第36页 |
·玉米内生真菌的鉴定 | 第36-45页 |
·内生真菌的形态学特征 | 第36-43页 |
·总DNA提取和PCR扩增结果 | 第43页 |
·内生真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第43-45页 |
·玉米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 第45-49页 |
·玉米(浚单20)不同生长时期各内生真菌类群的相对频率 | 第45-48页 |
·玉米(浚单20)不同器官内生真菌组成的多样性 | 第48页 |
·不同品种内生真菌类群的变化 | 第48-49页 |
·种子萌发过程中内生真菌的类群 | 第49-52页 |
·种子的内生真菌类群 | 第49页 |
·幼苗根和芽的内生真菌类群 | 第49-52页 |
4 讨论 | 第52-56页 |
·玉米的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 第52-54页 |
·玉米的内生真菌多样性 | 第52-53页 |
·玉米内生真菌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第53-54页 |
·内生真菌侵染宿主方式的初步研究 | 第54-56页 |
·玉米不同器官内生真菌定殖率及多样性 | 第54-55页 |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内生真菌的侵染方式 | 第55-5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页 |
·玉米内生真菌多样性较为丰富 | 第56页 |
·玉米内生真菌侵染方式多样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8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