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跨连续钢吊车梁设计计算方法研究及程序开发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提出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连续吊车梁的内力及挠度计算基本理论 | 第16-34页 |
·引言 | 第16页 |
·连续梁内力及挠度影响线方程的精确求解 | 第16-22页 |
·支座弯矩影响线方程 | 第16-19页 |
·任一截面的弯矩、剪力及支座反力影响线方程 | 第19-21页 |
·任一截面的挠度影响线方程 | 第21-22页 |
·连续吊车梁最不利内力及最大位移求解过程 | 第22-25页 |
·连续吊车梁最不利内力工况分析 | 第25-31页 |
·连续吊车梁最不利内力算法的改进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两等跨连续钢吊车梁设计计算程序开发 | 第34-62页 |
·引言 | 第34页 |
·程序总体说明 | 第34-36页 |
·程序的功能及特点 | 第34-35页 |
·程序设计总体框图 | 第35页 |
·程序功能模块说明 | 第35-36页 |
·交互界面设计 | 第36-42页 |
·吊车梁设计信息输入界面 | 第37-40页 |
·吊车梁校核结果显示界面 | 第40-41页 |
·吊车梁内力包络图显示界面 | 第41-42页 |
·前处理模块 | 第42-45页 |
·全局变量定义模块 | 第42-44页 |
·钢材材质信息模块 | 第44-45页 |
·吊车信息模块 | 第45页 |
·梁截面特性模块 | 第45页 |
·计算模块 | 第45-55页 |
·内力计算模块 | 第47-48页 |
·强度校核模块 | 第48-49页 |
·整体稳定性校核模块 | 第49-53页 |
·挠度校核模块 | 第53-54页 |
·疲劳校核模块 | 第54-55页 |
·腹板及支座加劲肋设计模块 | 第55页 |
·连接角焊缝设计模块 | 第55页 |
·后处理模块 | 第55-60页 |
·结果显示模块 | 第56页 |
·内力包络图绘制模块 | 第56-59页 |
·计算书输出模块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吊车梁设计实例分析 | 第62-72页 |
·实例介绍 | 第62页 |
·连续吊车梁最不利内力计算结果比较 | 第62-66页 |
·连续钢吊车梁经济效益分析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72页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