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导论 | 第13-18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8页 |
2.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基本理论 | 第23-31页 |
·信用与信用风险 | 第23-27页 |
·信用的内涵 | 第23-24页 |
·信用风险的定义 | 第24-25页 |
·信用风险的特点 | 第25-27页 |
·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 第27-28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外部生成机制 | 第28-29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部生成机制 | 第29-31页 |
4.信用风险的度量方式 | 第31-41页 |
·传统度量方法 | 第31-34页 |
·人工专家分析法 | 第31页 |
·贷款评级分类法 | 第31-32页 |
·信用评分法 | 第32-33页 |
·三种传统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比较 | 第33-34页 |
·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模型 | 第34-41页 |
·KMV模型 | 第34-35页 |
·Credit Risk~+模型 | 第35-36页 |
·CreditMetrics模型 | 第36-38页 |
·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 | 第38-39页 |
·四大主流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比较 | 第39-41页 |
5. 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实证研究 | 第41-59页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应用 | 第41-48页 |
·线性判别模型 | 第41页 |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确定 | 第41-44页 |
·建立模型及判别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模型有效性检验 | 第46页 |
·模型的长期判别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LOGISTIC回归模型在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应用 | 第48-52页 |
·logistic模型 | 第48页 |
·模型样本和解释变量的选择 | 第48-49页 |
·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 第49-50页 |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第50页 |
·模型的长期判别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LOGISTIC模型与判别模型的比较 | 第52页 |
·KMV模型在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应用 | 第52-59页 |
·数据选择及处理 | 第52-54页 |
·实证研究 | 第54-57页 |
·实证结论及建议 | 第57-59页 |
6.结论与建议 | 第59-6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不足之处 | 第60-61页 |
·政策建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