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格状编码调制技术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前言 | 第10页 |
|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与评价标准 | 第10-12页 |
| ·信道容量与信道编码定理 | 第12-14页 |
| ·信道容量 | 第12-13页 |
| ·信道编码定理 | 第13-14页 |
| ·信道噪声、错误类型与差错控制技术 | 第14-15页 |
| ·信道噪声及错误类型 | 第14-15页 |
| ·数字系统的差错控制技术 | 第15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 ·本课题的任务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格状编码调制技术 | 第17-27页 |
| ·格状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 | 第17-21页 |
| ·高斯信道格状码的主要性能参数 | 第21-23页 |
| ·RS码编译码原理 | 第23-24页 |
| ·RS码简介 | 第23页 |
| ·编译码方法 | 第23-24页 |
| ·RS码纠突发错误性能 | 第24页 |
| ·8PSK调制解调及相位模糊 | 第24-27页 |
| ·8PSK调制 | 第24-25页 |
| ·8PSK解调 | 第25-26页 |
| ·关于相位模糊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实用格状编码调制技术性能研究 | 第27-37页 |
| ·PTCM与RS码级联性能研究 | 第27-33页 |
| ·PTC-SPSK和16PSK编码器结构 | 第27-28页 |
| ·级联编码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 ·RS码性能分析 | 第29-33页 |
| ·级联编码系统性能分析 | 第33-37页 |
| 第四章 RS-PTC8PSK级联解码的硬件实现 | 第37-54页 |
| ·卫星数据解调设备的基本组成 | 第37-38页 |
| ·RS-PTC8PSK级联码技术现状 | 第38-39页 |
| ·关于IESS310标准 | 第39-40页 |
| ·解码子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 | 第40-52页 |
| ·PTCM译码功能的实现 | 第40-47页 |
| ·PTCM编码方案 | 第40-41页 |
| ·PTCM译码算法的由来 | 第41-47页 |
| 1. 采用ADSP技术实现PTCM译码 | 第44页 |
| 2. 采用Q1900实现PTCM译码 | 第44-47页 |
| ·同步捕获与跟踪及去交织的实现 | 第47-51页 |
| 1. 同步捕获与实现 | 第47页 |
| 2. 交织与去交织 | 第47-48页 |
| 3. 用ADSP实现同步与去交织 | 第48页 |
| 4. 用FPGA实现同步与去交织 | 第48-51页 |
| ·RS码译码与同步去扰的实现 | 第51-52页 |
| ·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