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s | 第5-13页 |
前言 | 第13-1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二、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三、主要创新观点 | 第16-19页 |
第一章 范畴界定与相关理论回顾 | 第19-82页 |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及其优化升级的相关范畴界定 | 第19-49页 |
一、产业、产业化与产业结构 | 第19-29页 |
二、区域、区域经济与区域产业结构 | 第29-32页 |
三、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第32-49页 |
第二节 自主创新的相关范畴界定 | 第49-65页 |
一、创新 | 第49-52页 |
二、技术创新 | 第52-56页 |
三、自主创新 | 第56-65页 |
第三节 自主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第65-82页 |
一、经济增长理论 | 第66-71页 |
二、优势理论 | 第71-75页 |
三、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第75-82页 |
第二章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其实现路径 | 第82-137页 |
第一节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历程及现状 | 第82-108页 |
一、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历程 | 第82-92页 |
二、我国区域经济与区域产业结构现状 | 第92-100页 |
三、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状况 | 第100-108页 |
第二节 自主创新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和原动力 | 第108-116页 |
一、当前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的普遍问题 | 第108-111页 |
二、我国区域产业结构问题形成的原因 | 第111-113页 |
三、自主创新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 | 第113-116页 |
第三节 自主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和实现途径 | 第116-137页 |
一、自主创新对经济区域系统的作用机制 | 第117-121页 |
二、自主创新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途径 | 第121-127页 |
三、自主创新的扩散与区域产业集群 | 第127-137页 |
第三章 自主创新与农业优化升级 | 第137-174页 |
第一节 我国区域农业现状和调整方向 | 第137-149页 |
一、我国区域农业的现状 | 第137-140页 |
二、区域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40-146页 |
三、区域农业的调整方向 | 第146-149页 |
第二节 自主创新推进区域农业优化升级的路径 | 第149-158页 |
一、技术进步与“丰收悖论” | 第149-153页 |
二、自主创新推动区域农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153-156页 |
三、我国区域农业中自主创新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对策 | 第156-158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以自主创新推动西部农业优化升级 | 第158-174页 |
一、西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现状 | 第159-163页 |
二、农业科技水平成为制约西部农业发展的主因 | 第163-170页 |
三、以自主创新为基础构建西部生态循环型农业 | 第170-174页 |
第四章 自主创新与工业优化升级 | 第174-215页 |
第一节 我国区域工业现状和调整方向 | 第174-184页 |
一、我国区域工业的现状 | 第175-179页 |
二、区域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79-182页 |
三、区域工业结构调整方向 | 第182-184页 |
第二节 自主创新推进区域工业优化升级的路径 | 第184-203页 |
一、以自主创新推动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新型工业化 | 第184-191页 |
二、以自主创新改造区域传统工业 | 第191-194页 |
三、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 | 第194-203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自主创新 | 第203-215页 |
一、东北地区工业现状及问题 | 第204-207页 |
二、创新缺失: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根本问题 | 第207-211页 |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自主创新渠道 | 第211-215页 |
第五章 自主创新与服务业优化升级 | 第215-242页 |
第一节 我国区域服务业现状和调整方向 | 第215-225页 |
一、区域服务业是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必然方向 | 第215-218页 |
二、我国区域服务业的现状 | 第218-224页 |
三、区域服务业的调整方向 | 第224-225页 |
第二节 自主创新推进区域服务业优化升级的路径 | 第225-233页 |
一、自主创新与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实现 | 第225-227页 |
二、发展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区域服务业 | 第227-231页 |
三、基于自主创新,构建差异化区域服务业 | 第231-233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东部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 第233-242页 |
一、服务业发展与东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233-237页 |
二、自主创新与东部信息化 | 第237-240页 |
三、建设东部创新型现代服务业 | 第240-242页 |
第六章 自主创新长入区域产业的微观基础 | 第242-274页 |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 | 第242-257页 |
一、企业是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 | 第242-247页 |
二、自主创新是区域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247-251页 |
三、构建“学习型企业”与创新研发型企业 | 第251-257页 |
第二节 区域自主创新的源头——高校与科研机构 | 第257-268页 |
一、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区域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 第257-264页 |
二、区域创新人才的培育与作用发挥 | 第264-266页 |
三、立足区域自主创新,构建研究型大学 | 第266-268页 |
第三节 区域自主创新的导向——市场 | 第268-274页 |
一、区域自主创新以市场为导向 | 第268-270页 |
二、培育和完善区域市场体系 | 第270-272页 |
三、发展中介机构,实现区域产学研一体化 | 第272-274页 |
第七章 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 第274-305页 |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中地方政府的作用 | 第274-283页 |
一、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274-277页 |
二、区域自主创新中地方政府的作用 | 第277-281页 |
三、地方政府推进区域自主创新的机制 | 第281-283页 |
第二节 实现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 第283-292页 |
一、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内涵 | 第284-287页 |
二、“学习型政府”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 第287-289页 |
三、服务于自主创新的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 第289-292页 |
第三节 构建创新型区域 | 第292-305页 |
一、创新型区域的内涵 | 第292-295页 |
二、创新型区域的平台建设 | 第295-302页 |
三、立足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创新型区域 | 第302-30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05-314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314-317页 |
致谢 | 第317-3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