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27页 |
1.1 21世纪福建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概述 | 第10-14页 |
1.2 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水利问题 | 第14-15页 |
1.3 福建省水资源利用状况及特点 | 第15-18页 |
1.4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概述 | 第18-20页 |
1.5 水利需求预测问题研究概述 | 第20-22页 |
1.6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22-23页 |
1.7 论文的研究背景、思路、方法和内容 | 第23-27页 |
2 福建省中观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分析 | 第27-32页 |
2.1 以“组合”为基础的结构特征 | 第27页 |
2.2 以“优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特征 | 第27-28页 |
2.3 以“承上启下”为运行规则的特征 | 第28-29页 |
2.4 以“协调”为主导的管理方式特征 | 第29页 |
2.5 以“耗散”为内外关系表现的特征 | 第29-30页 |
2.6 以“点—线—面”为经济网络的运行特征 | 第30-31页 |
2.7 小结 | 第31-32页 |
3 福建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利需求模型的总体结构 | 第32-41页 |
3.1 建立水利需要模型的基础理论 | 第32-36页 |
3.2 福建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需求系统结构 | 第36-38页 |
3.3 水利需求系统的动力机制分析 | 第38-40页 |
3.4 小结 | 第40-41页 |
4 福建省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第41-55页 |
4.1 城市化进程概况 | 第41-42页 |
4.2 福建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及所处阶段 | 第42-45页 |
4.3 福建省城市化发展趋势 | 第45-49页 |
4.4 工业化——福建省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动力 | 第49-50页 |
4.5 福建省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第50-54页 |
4.6 小结 | 第54-55页 |
5 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第55-65页 |
5.1 产业结构及其分类方法 | 第55-57页 |
5.2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 第57-58页 |
5.3 产业布局格局 | 第58-60页 |
5.4 福建省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现状 | 第60-61页 |
5.5 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演变趋势 | 第61-62页 |
5.6 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第62-64页 |
5.7 小结 | 第64-65页 |
6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第65-81页 |
6.1 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内涵 | 第65-66页 |
6.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原理 | 第66-68页 |
6.3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第68-70页 |
6.4 区域经济发展演变趋势 | 第70-73页 |
6.5 福建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73-78页 |
6.6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第78-79页 |
6.7 小结 | 第79-81页 |
7 福建生态省建设对水利的需求分析 | 第81-86页 |
7.1 水资源承载力 | 第81-82页 |
7.2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环境及水利发展的关系 | 第82-83页 |
7.3 生态省建设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第83-85页 |
7.4 小结 | 第85-86页 |
8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及有效性检验 | 第86-91页 |
8.1 福建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利需求系统流图 | 第86-87页 |
8.2 水利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有效性检验 | 第87-90页 |
8.3 小结 | 第90-91页 |
9 仿真结果分析 | 第91-107页 |
9.1 模型基本运行结果分析 | 第91-103页 |
9.2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调控试验模式 | 第103-106页 |
9.3 小结 | 第106-107页 |
10 福建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战略对策 | 第107-112页 |
10.1 建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保障体系 | 第107-109页 |
10.2 建立水电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体系 | 第109-111页 |
10.3 小结 | 第111-11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