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改良论文--盐碱土改良论文

种植耐盐植物改良盐碱土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1 前言第11-24页
 1.1 盐碱土概述第11-15页
  1.1.1 国内外盐碱土研究动态第11-12页
  1.1.2 盐碱土的形成过程第12页
  1.1.3 盐碱土的成因第12-14页
  1.1.4 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第14-15页
 1.2 我国盐碱土的分布与类型第15-16页
  1.2.1 盐碱土的分类第15页
  1.2.2 盐碱土的分布第15-16页
 1.3 土壤盐渍化与植被退化第16-17页
 1.4 盐碱土植被及演替规律第17-20页
  1.4.1 盐碱土植被第17-19页
  1.4.2 盐生植被对盐渍化土壤的影响第19页
  1.4.3 盐碱土植被的自然演替及逆行演替第19-20页
 1.5 盐碱土壤的改良与治理第20-22页
  1.5.1 盐碱土壤的改良研究综述第20页
  1.5.2 物理改良方法第20-21页
  1.5.3 化学改良方法第21页
  1.5.4 生物改良盐碱土的优势与原则第21-22页
  1.5.5 生物改良盐碱土的方法第22页
 1.6 本研究目的意义第22-24页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与植物群落特征第24-31页
 2.1 大庆市生态环境概述第24-26页
  2.1.1 气候特征第24页
  2.1.2 地形特征第24-26页
   2.1.2-1 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第24-25页
   2.1.2-2 土壤类型第25-26页
 2.2 大庆地区植物区系组成第26-31页
  2.2.1 大庆地区主要植物群落第27-28页
  2.2.2 大庆地区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第28-29页
  2.2.3 大庆地区植被现状第29页
  2.2.4 大庆地区盐碱土壤的演替规律第29-31页
3 耐盐植物治理化土壤的实验设计第31-32页
4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化土壤营养成分的影响第32-57页
 4.1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腐殖质的影响第32-34页
  4.1.1 土壤腐殖质的形成第32-33页
  4.1.2 研究方法第33页
  4.1.3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腐殖质的变化第33页
  4.1.4 小结第33-34页
 4.2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34-37页
  4.2.1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第34-35页
  4.2.2 研究方法第35-36页
  4.2.3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第36-37页
  4.2.4 小结第37页
 4.3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氮元素的影响第37-44页
  4.3.1 土壤氮元素的形态第37-38页
  4.3.2 土壤氮素含氮化合物的转化第38-39页
  4.3.3 土壤氨化强度第39页
   4.3.3-1 研究方法第39页
  4.3.4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氨化强度的变化第39-40页
  4.3.5 氨态氮的硝化作用和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第40-41页
   4.3.5-1 研究方法第40-41页
  4.3.6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硝化强度的变化第41页
  4.3.7 土壤固氮强度第41-42页
   4.3.7-1 研究方法第41-42页
  4.3.8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固氮强度的变化第42页
  4.3.9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第42-44页
   4.3.9-1 研究方法第43-44页
  4.3.10 小结第44页
 4.4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化土壤磷元素的影响第44-48页
  4.4.1 土壤磷元素的形态第44-45页
  4.4.2 研究方法第45-46页
  4.4.3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无机磷含量的变化第46页
  4.4.4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化土壤全磷含量的变化第46-47页
  4.4.5 小结第47-48页
 4.5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化土壤钾元素的影响第48-50页
  4.5.1 土壤钾素的形态第48页
  4.5.2 研究方法第48页
  4.5.3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全钾含量的变化第48-49页
  4.5.4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K~+的变化第49-50页
  4.5.5 小结第50页
 4.6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钠元素的影响第50-53页
  4.6.1 研究方法第50-51页
  4.6.2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全钠含量的变化第51页
  4.6.3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Na~+的变化第51页
  4.6.4 小结第51-53页
 4.7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化土壤钙元素的影响第53-55页
  4.7.1 土壤中钙的形态第53页
  4.7.2 研究方法第53页
  4.7.3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全钙含量的变化第53页
  4.7.4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Ca~(2+)的变化第53-55页
  4.7.5 小结第55页
 4.8 种植不同耐盐植物群落后盐碱土壤营养成分的变化第55-57页
5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第57-64页
 5.1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容重的影响第57-58页
  5.1.1 研究方法第57页
  5.1.2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容重的变化第57-58页
 5.2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第58-60页
  5.2.1 研究方法第59页
  5.2.2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机械组成的变化第59-60页
 5.3 种植耐盐植物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60-61页
  5.3.1 研究方法第60页
  5.3.2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第60-61页
 5.4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pH的影响第61-62页
 5.5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全盐含量的影响第62-63页
 5.6 小结第63-64页
6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酶的影响第64-74页
 6.1 土壤与植物营养第64页
 6.2 土壤酶的来源和分类第64-65页
 6.3 土壤酶的分布与活性第65页
 6.4 土壤酶的作用第65-66页
  6.4.1 土壤酶在腐殖质中的作用第65-66页
  6.4.2 土壤酶在土壤碳水化合物中的作用第66页
 6.5 土壤纤维素酶第66-67页
  6.5.1 研究方法第66-67页
  6.5.2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纤维素酶的变化第67页
  6.5.3 小结第67页
 6.6 土壤脲酶第67-70页
  6.6.1 土壤脲酶的来源第67-68页
  6.6.2 影响脲酶活性的因素第68页
  6.6.3 研究方法第68页
  6.6.4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脲酶的变化第68-69页
  6.6.5 小结第69-70页
 6.7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转化酶的影响第70页
 6.8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磷酸酶的影响第70-72页
  6.8.1 小结第71-72页
 6.9 土壤多酚氧化酶第72-74页
  6.9.1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多酚氧化酶的影响第72-73页
  6.9.2 小结第73-74页
7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化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74-77页
 7.1 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微生物生物特征的影响第74页
 7.2 研究方法第74页
 7.3 种植耐盐植物后盐碱土壤微生物的生物特征变化第74-77页
8 不同改良方式对盐碱土壤的影响第77-84页
 8.1 不同改良方式对盐碱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77-79页
 8.2 不同改良方式对盐碱土壤pH的影响第79-80页
 8.3 不同改良方式对盐碱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第80页
 8.4 不同改良方式对盐碱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第80-81页
 8.5 不同改良方式对盐碱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第81-82页
 8.6 不同改良方式对盐碱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第82-83页
 8.7 小结第83-84页
9 总结第84-88页
 9.1 生物改良后盐碱土壤营养成分的变化第84-85页
 9.2 生物改良后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第85-86页
 9.3 生物改良后盐碱土壤酶的变化第86页
 9.4 生物改良后盐碱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第86-87页
 9.5 不同改良方式对盐碱土壤变化的影响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6页
致  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金融企业上市分析
下一篇: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