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绪论 | 第13-15页 |
第1章 公司发展概述 | 第15-22页 |
·公司基本概况 | 第15-16页 |
·公司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公司文化 | 第17-18页 |
·公司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公司面临的发展困境 | 第20-22页 |
第2章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第22-45页 |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第22-27页 |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 | 第22-23页 |
·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 | 第23-25页 |
·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tors) | 第25-26页 |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 第26-27页 |
·行业环境分析 | 第27-33页 |
·自动化行业的特征 | 第28-31页 |
·国内外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趋势 | 第31-33页 |
·市场环境分析 | 第33-41页 |
·OEM配套市场 | 第33-35页 |
·控制器市场 | 第35-36页 |
·传动控制市场 | 第36-37页 |
·运动控制市场 | 第37-38页 |
·人机界面市场 | 第38-39页 |
·低压电气市场 | 第39-41页 |
·行业竞争五力模型分析 | 第41-45页 |
·现有竞争对手 | 第41-42页 |
·潜在进入者 | 第42-43页 |
·替代品竞争 | 第43页 |
·买方议价 | 第43页 |
·供应商的议价 | 第43-45页 |
第3章 公司资源能力与SWOT分析 | 第45-55页 |
·公司资源能力分析 | 第45-49页 |
·人力资源分析 | 第45-47页 |
·财务资源分析 | 第47-48页 |
·技术开发能力分析 | 第48页 |
·市场营销能力 | 第48-49页 |
·公司SWOT分析 | 第49-55页 |
·优势分析(S) | 第51-52页 |
·劣势分析(W) | 第52页 |
·机会分析(O) | 第52-53页 |
·威胁分析(S) | 第53-55页 |
第4章 公司战略定位与战略选择 | 第55-73页 |
·战略定位的指导思想 | 第55页 |
·公司战略目标 | 第55-59页 |
·PLC战略目标 | 第56页 |
·伺服电机战略目标 | 第56-57页 |
·变频器战略目标 | 第57页 |
·低压电气战略目标 | 第57页 |
·触摸屏战略目标 | 第57页 |
·总战略目标 | 第57-59页 |
·SWOT矩阵分析 | 第59-60页 |
·优势-机会(SO)战略 | 第59页 |
·优势-威胁(ST)战略 | 第59-60页 |
·劣势-机会(WO)战略 | 第60页 |
·劣势-威胁(WO)战略 | 第60页 |
·公司战略选择 | 第60-73页 |
·影响战略的因素分析 | 第61-62页 |
·总体发展战略 | 第62-63页 |
·基本竟争战略 | 第63-66页 |
·职能战略 | 第66-73页 |
第5章 公司战略实施对策探讨 | 第73-82页 |
·加大技术开力度 | 第74-75页 |
·开发128 点到256 点范围的PLC产品 | 第74页 |
·快速更新工控软件 | 第74-75页 |
·支持丰富的网络 | 第75页 |
·建立产品成本优势 | 第75-76页 |
·降低原料成本 | 第75页 |
·降低研发成本 | 第75-76页 |
·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生产基地 | 第76页 |
·积极拓展潜在市场 | 第76-77页 |
·加大市场宣传 | 第76-77页 |
·引导用户习惯 | 第77页 |
·优化公司组织结构 | 第77-78页 |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 第78-80页 |
·优化激励政策 | 第78-79页 |
·保留核心员工 | 第79页 |
·加强梯队建设 | 第79-80页 |
·加强代理商管理 | 第80-81页 |
·代理商规范 | 第80页 |
·代理商惩罚 | 第80页 |
·代理商激励 | 第80-81页 |
·重视品牌和文化建设 | 第81-82页 |
结束语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4页 |
附录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