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2 可用于构建生态型网络系统的相关原理与技术综述 | 第16-27页 |
·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关键概念和原理 | 第16-18页 |
·自然启发的网络计算技术与研究方法 | 第18-27页 |
·自然生态系统启发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群体智能、突现计算与人工生命 | 第20-22页 |
·Agent技术 | 第22-25页 |
·复杂系统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3 基于移动Agent的生态型网络结构模型总体设计 | 第27-39页 |
·设计思想 | 第27-29页 |
·生态型网络结构模型的框架设计 | 第29-31页 |
·生物程序体的设计 | 第31-35页 |
·生物程序体的行为 | 第31-32页 |
·生物程序体的表示与实现 | 第32-33页 |
·生物程序体的多样性产生 | 第33-35页 |
·生物程序体的自然选择 | 第35页 |
·生态型网络平台的设计 | 第35-39页 |
·生态型网络平台接口层 | 第35-36页 |
·生态型网络平台核心服务层 | 第36-37页 |
·生态型网络平台底层功能模块层 | 第37-39页 |
4 基于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的生态型网络能量控制机制研究 | 第39-46页 |
·能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 第39-40页 |
·生态型网络的能量控制机制 | 第40-43页 |
·能量控制生物程序体的迁移 | 第40-41页 |
·能量控制生物程序体的复制、再生及死亡等行为 | 第41-42页 |
·能量在关系行为中的作用 | 第42-43页 |
·能量管理功能 | 第43-44页 |
·能量安全问题 | 第44-46页 |
·对能量的修改方式 | 第44页 |
·保护能量的安全途径 | 第44-46页 |
5 生态型网络中生物程序体的宏观迁移模型与稳定性分析 | 第46-55页 |
·大规模Agent迁移模型研究现状 | 第46-47页 |
·生态型网络中的生物程序体迁移服务 | 第47-48页 |
·生物程序体的宏观迁移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 第48-55页 |
·宏观迁移模型 | 第48-51页 |
·群落生境中生物程序体数目的宏观稳定分布 | 第51-53页 |
·生物程序体的迁移率对其宏观稳定分布的影响 | 第53-5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总结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6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