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车站及枢纽论文--编组站论文

铁路编组站布局调整效果评价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8-14页
1 绪论第14-21页
   ·论文研究背景第14-15页
   ·论文研究意义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论文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第18-20页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0-21页
2 编组站布局调整方案分析第21-42页
   ·编组站布局现状第21-32页
     ·编组站分类原则第21页
     ·编组站现状第21-30页
     ·编组站布局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铁路运输组织发展趋势第32-33页
   ·编组站布局调整目标和原则第33-34页
     ·布局调整目标第33-34页
     ·布局调整原则第34页
   ·编组站布局调整的影响因素第34-36页
   ·编组站布局调整方案第36-42页
     ·初期全路编组站布局规划方案第37-39页
     ·近期全路编组站布局规划方案第39-42页
3 编组站布局调整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42-73页
   ·效果评价特点第42-43页
   ·效果评价内容第43-47页
     ·铁路运力资源布局效果第43-45页
     ·铁路运营效果第45-46页
     ·铁路经济效果第46页
     ·社会效果第46-47页
   ·编组站布局调整评价指标建立原则第47-48页
   ·编组站布局调整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48-73页
     ·铁路运力资源布局效果指标体系第48-55页
     ·铁路运营效果指标体系第55-63页
     ·铁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第63-65页
     ·社会效果指标体系第65-73页
4 评价数学方法选择和模型建立第73-87页
   ·评价方法的分析与选择第73-74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第74-75页
   ·权重的确定第75-81页
     ·权重确定方法第75-77页
     ·三角模糊数权重确定第77-81页
   ·评价模型的建立第81-85页
     ·确定因素集和评语集第81页
     ·隶属度确定第81-82页
     ·权重计算第82-84页
     ·综合评价第84-85页
   ·结果分析第85-87页
5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论文的工作与成果第87页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作者简历第92-9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出版社稿酬劳务支付及纳税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不同运动骨骼肌AMPK的变化特点及对mTOR和下游信号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