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

中国城市化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政府权力定位及改进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现行立法下中国城市化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政府权力定位及成因分析第11-24页
 第一节 我国现行立法关于城市化土地流转的规定第11-15页
  一、政府征收农民集体土地,给农民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第11-12页
  二、政府将征收的土地有偿出让给用地者第12-13页
  三、集体土地不得进入市场流转第13-14页
  四、农民不享受土地城市化以后的收益第14-15页
 第二节 现行立法下中国城市化土地流转中的政府权力定位第15-19页
  一、政府行使流转管理权和流转纠纷处理权第15-17页
  二、政府以“征收方式”行使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权第17-18页
  三、政府以限制农地使用权流转行使土地二级市场的禁令权第18-19页
 第三节 成因分析第19-24页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需求沿袭第19-20页
  二、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府权力定位的承继第20页
  三、市场经济下政府降低经济发展成本的追求第20-21页
  四、土地经济资源要素与社会功能属性认识的模糊第21-22页
  五、政府权力认识的欠缺第22-24页
第二章 现行立法下政府权力定位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4-34页
 第一节 问题分析第24-27页
  一、现行立法下政府权力定位产生的问题分析第24-26页
  二、现行立法下政府权力定位给农民带来的问题分析第26-27页
 第二节 成因分析第27-34页
  一、现行政府权力定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脱节第27-28页
  二、现行政府权力定位为政府获取垄断利益提供便利第28-30页
  三、现行政府权力定位严重弱化了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第30-31页
  四、现行政府权力定位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的利益流失第31-32页
  五、现行政府权力定位削弱了土地流转中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制衡第32-34页
第三章 西方政府在城市化土地流转中权力定位的比较分析第34-43页
 第一节 西方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土地流转的特征分析第34-37页
  一、土地具有单纯的生产要素性第34-35页
  二、土地流转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性第35-36页
  三、土地权利流转具有双重性第36-37页
  四、土地权利的征收具有多样性第37页
 第二节 西方政府权力定位分析第37-40页
  一、土地权利的界定及维护权第37-38页
  二、土地宏观调控的公共管理权第38-39页
  三、一级市场土地所有权流转的有限参与权第39页
  四、土地流转市场规则的制定权和监督权第39-40页
 第三节 比较分析第40-43页
  一、所有制背景不同第40页
  二、经济体制不同第40-41页
  三、权力制约机制不同第41页
  四、土地功能不同第41-42页
  五、政府职责不同第42-43页
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权力定位的改进第43-54页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土地流转的社会需求与利益诉求第43-44页
  一、土地流转的社会需求第43页
  二、土地流转的利益诉求第43-44页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土地流转的目标追求第44-45页
  一、中国土地的三重功能第44-45页
  二、中国城市化土地流转的目标第45页
 第三节 政府权力定位的改进第45-54页
  一、土地流转制度制定权的完善第45-49页
  二、土地流转管理权和纠纷处理权的分离第49页
  三、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责明确第49-51页
  四、土地宏观调控权的强化第51-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CR1期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PROST模型精算假设的一致性检验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