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通心贴穴位外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引言第13-15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5-33页
 一、冠心病中医病名及病机概述第15-18页
  (一) 病名研究第15-16页
  (二) 病机研究第16-18页
 二、心与肾的关系研究现状第18-23页
  (一) 从阴阳五行学说阐明心与肾的关系第18-19页
  (二) 从藏象学说阐明心与肾的关系第19-21页
  (三) 导师罗陆一教授从肾论治冠心病的学术观点第21-23页
 三、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形成第23-30页
  (一)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炎症学说第23-26页
  (二)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研究概况第26-27页
  (三) 白细胞介素-18与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研究概况第27-29页
  (四) 高敏性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研究概况第29-30页
 四、血小板膜α颗粒膜蛋白-140与血小板活化第30-31页
 五、同型半胱氨酸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第31-32页
 六、通心贴前期研究概况第32-33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33-54页
 一、病例选择第33-38页
  (一) 病例来源第33页
  (二) 治疗范围第33页
  (三) 诊断标准第33-34页
  (四) 记分标准第34-36页
  (五) 纳入标准第36-37页
  (六) 排除标准第37页
  (七) 评价标准第37-38页
 二、研究方法第38-41页
  (一) 分组、给药第38-39页
  (二) 观察指标第39页
  (三) 检测方法第39-40页
  (四) 统计学处理方法第40-41页
 三、一般资料第41-47页
 四、研究结果第47-54页
  (一) 疾病临床疗效比较第47页
  (二) 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比较第47-48页
  (三) 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第48-49页
  (四) 心电图疗效比较第49-50页
  (五) 白细胞介素-18变化比较第50页
  (六)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变化比较第50-51页
  (七) 高敏性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第51-52页
  (八) 血小板膜α颗粒膜蛋白-140变化比较第52页
  (九) 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比较第52-53页
  (十) 安全性监测第53页
  (十一) 脱漏及处理第53-54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54-70页
 一、通心贴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结果分析第54-57页
  (一) 通心贴临床疗效分析第54-55页
  (二) 通心贴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分析第55-56页
  (三) 通心贴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分析第56页
  (四) 通心贴降低HCY水平的作用分析第56-57页
 二、通心贴治疗冠心病的中医药作用机理分析第57-64页
  (一) 病机相合第57-58页
  (二) 方证相投第58-64页
 三、通心贴治疗冠心病的外治作用机理分析第64-70页
  (一) 通心贴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第64-65页
  (二) 选穴原理第65-67页
  (三) 药物透皮吸收作用第67-68页
  (四) 穴位刺激与经络传导作用第68-70页
结论与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2页
附录一: 图表第82-94页
附录二: 综述第94-100页
附录三: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100-101页
附录四: 缩略词表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开发区职业卫生监督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磁性负载纳米光催化剂TiO2/Fe3O4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