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4-30页 |
1.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自然病史研究 | 第14-17页 |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时间 | 第14页 |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复发 | 第14-15页 |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范围 | 第15页 |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进展的危险与时机 | 第15-16页 |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的进展与停止 | 第16页 |
·研究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自然病史的实际意义 | 第16-17页 |
2. 早期股骨头坏死预测塌陷的影像学研究 | 第17-21页 |
·测量坏死范围预测塌陷 | 第17-19页 |
·测量坏死位置预测塌陷 | 第19-20页 |
·其他方法 | 第20-21页 |
3. 股骨头坏死中骨髓水肿的研究 | 第21-23页 |
·骨髓水肿的MRI表现 | 第21页 |
·骨髓水肿的病理学基础 | 第21页 |
·骨髓水肿的发生机制 | 第21-22页 |
·骨髓水肿与早期股骨头坏死疼痛的关系 | 第22页 |
·骨髓水肿与股骨头坏死分期的关系 | 第22-23页 |
4. 股骨头坏死塌陷前期的治疗现状 | 第23-26页 |
·早期无症状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案的选择 | 第23页 |
·非手术治疗 | 第23-24页 |
·手术治疗 | 第24-26页 |
5. 股骨头坏死病因病机研究 | 第26-29页 |
·肝肾不足 | 第26-27页 |
·气血亏虚 | 第27页 |
·外感六淫 | 第27页 |
·情志因素 | 第27页 |
·饮食所伤 | 第27-28页 |
·各种损伤 | 第28页 |
·药物滥用 | 第28-29页 |
6.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0-54页 |
1. 临床资料 | 第30-32页 |
·一般资料 | 第30页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30-3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2-35页 |
·治疗方法 | 第32页 |
·观察项目 | 第32-34页 |
·疗效评估标准 | 第34页 |
·随访方法 | 第34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4-35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5-39页 |
·治疗后无塌陷组与有塌陷组塌陷危险因素组间参数比较 | 第35-36页 |
·以塌陷为观察终点的Kaplan-Meier股骨头生存分析 | 第36页 |
·以进行手术为观察终点的Kaplan-Meier股骨头生存分析 | 第36-37页 |
·ARCO分期与股骨头生存率比较 | 第37页 |
·坏死部位与股骨头生存率比较 | 第37-38页 |
·坏死指数与股骨头生存率比较 | 第38页 |
·疼痛与股骨头生存率比较 | 第38-39页 |
·骨髓水肿与股骨头生存率比较 | 第39页 |
·与塌陷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9页 |
·临床疗效的Harris评分评估结果 | 第39页 |
4. 讨论 | 第39-52页 |
·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防治的思路探讨 | 第39-43页 |
·复方生脉成骨胶囊辅助负重控制治疗塌陷前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生存率分析 | 第43-45页 |
·影响复方生脉成骨胶囊辅助负重控制治疗方法的股骨头生存率危险因素分析 | 第45-49页 |
·复方生脉成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理探讨 | 第49-52页 |
5. 结论 | 第52-54页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附录 | 第6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