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选题及其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7-8页 |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8页 |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第8页 |
·关于民族关系的基本理论 | 第8-10页 |
第二章 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 第10-18页 |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 第10-12页 |
·历史沿革 | 第10-11页 |
·行政区划 | 第11页 |
·人口状况 | 第11-12页 |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概况 | 第12-14页 |
·甘南州各主要民族及其源流 | 第12-13页 |
·民族人口数量及民族成分 | 第13-14页 |
·民族分布及特点 | 第14页 |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概况 | 第14-18页 |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甘南民族关系 | 第14-15页 |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甘南民族关系 | 第15-18页 |
第三章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现状 | 第18-28页 |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构成 | 第18-19页 |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 第18页 |
·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 第18-19页 |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19-24页 |
·甘南民族关系的特点 | 第19-22页 |
·影响甘南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 | 第22-24页 |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8页 |
·经济发展问题 | 第24-25页 |
·文化教育问题 | 第25页 |
·民族宗教问题 | 第25-26页 |
·民族意识问题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巩固和发展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对策探讨 | 第28-41页 |
·调整区域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统一思想 | 第28页 |
·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 | 第28页 |
·认真贯彻落实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第28-29页 |
·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第29页 |
·促进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经济关系发展的举措 | 第29-31页 |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 第29-30页 |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 第30-31页 |
·抓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 | 第31页 |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 第31页 |
·巩固与发展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关系的措施 | 第31-34页 |
·增加民族教育投资 | 第32页 |
·加强民族教育师资的培训 | 第32页 |
·继续开展双语教育 | 第32-33页 |
·进一步完善寄宿制中小学 | 第33页 |
·充分调动宗教人士办学的积极性 | 第33-34页 |
·加强甘南藏族自治州宗教管理工作的对策 | 第34-36页 |
·发挥宗教文化的凝聚与稳定作用 | 第34-35页 |
·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 | 第35页 |
·加强对宗教活动的依法管理 | 第35页 |
·加强对广大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教育 | 第35-36页 |
·加强甘南藏族自治州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 | 第36-37页 |
·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 第36-37页 |
·引导民族意识与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相适应 | 第37页 |
·对待和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突发性事件 | 第37-41页 |
·对待和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突发性事件的原则 | 第37-39页 |
·对待和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突发性事件的措施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展望 | 第41-43页 |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甘南民族关系发展的总趋势 | 第41-42页 |
·共同的经济生活使各民族的利益更加紧密、直接地联系在一起 | 第41页 |
·经济上的互补性与协作性仍是甘南民族经济关系的突出特点 | 第41页 |
·“和而不同”是甘南民族文化关系的长期发展趋势 | 第41-42页 |
·矛盾与和谐共生在甘南民族关系发展中不可避免 | 第42页 |
·境内外“藏独”势力对甘南民族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件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