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

基于SNS网络社交的伦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课题的写作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水平第11-13页
   ·论文的逻辑方法和主要内容第13-16页
2 网络社交与SNS 社交网络第16-25页
   ·网络社会交往的形成第16-20页
     ·网络社会第16-17页
     ·网络社交发展沿革与特点第17-20页
   ·SNS 社交网络概况第20-22页
     ·SNS 社交网络概念及发展第20-21页
     ·SNS 社交网络的特征第21-22页
   ·国内SNS 社交网络的主要类型第22-25页
     ·综合类SNS 网站第22-23页
     ·商务类SNS 网站第23页
     ·平台类SNS 网站第23-25页
3 网络社交心理及流行原因与价值第25-33页
   ·网络社交行为的心理分析第25-27页
   ·网络社交流行原因探讨第27-29页
   ·网络社交的社会价值第29-33页
4 网络社交伦理的理论基础第33-37页
   ·伦理学基本理论概述第33-34页
   ·目的论和义务论第34-35页
   ·网络社会的伦理转型第35-37页
5 网络社交中的现实伦理危机第37-45页
   ·网络信息危机第37-40页
     ·色情信息第37-38页
     ·政治文化反动信息第38页
     ·不健康游戏第38-39页
     ·垃圾信息第39页
     ·语言暴力低俗第39-40页
   ·网络隐私危机第40-41页
   ·网络知识产权危机第41-42页
   ·网络情感危机第42-45页
     ·恋爱游戏化第43页
     ·网络外遇第43-44页
     ·网恋犯罪第44-45页
6 网络社交主体的道德误区第45-53页
   ·伦理道德相对主义第45-46页
   ·网络人际关系弱化第46-49页
     ·人沦为数字化存在第46-47页
     ·沟通鸿沟加深第47页
     ·人际关系冷漠第47-48页
     ·网际关系信度失效第48页
     ·极端网际关系第48-49页
   ·人的异化悖论第49-53页
     ·人的主体性丧失第49页
     ·理性与情感的矛盾第49-50页
     ·人的心理失衡第50-51页
     ·人的虚实错位第51-53页
7 网络社交伦理问题原因探讨第53-61页
   ·技术层面的原因第53-54页
     ·网络技术的演进第53-54页
     ·监控手段的缺失第54页
   ·网络社交主体的内部原因第54-56页
     ·主体心理因素第54-55页
     ·经济利益驱使第55-56页
     ·过度信息崇拜第56页
   ·外部思想与环境原因第56-61页
     ·后现代主义思潮第56-57页
     ·多元价值观影响第57-58页
     ·网络法规与管理困境第58-59页
     ·伦理规范与德育缺失第59-61页
8 网络社交伦理道德问题的解决途径第61-73页
   ·网络社交的外在控制第61-64页
     ·加强网络技术防控手段第61-62页
     ·完善网络管理制度体制第62-63页
     ·创建网络先进文化环境第63-64页
   ·网络社交的内在调节第64-73页
     ·遵守网络社交伦理原则第64-65页
     ·构建网络社交伦理规范第65-66页
     ·提升主体多方面的素质第66-69页
     ·创新网络道德培育机制第69-70页
     ·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实践第70-73页
9 结语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命伦理学视角下的安乐死
下一篇:汉长安城城墙遗址及其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