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凸轮加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2-21页 |
·凸轮机构及其应用 | 第12-13页 |
·凸轮加工方法 | 第13-16页 |
·凸轮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21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凸轮加工的数学模型 | 第24-45页 |
·平面凸轮加工原理 | 第24-26页 |
·直动仿形加工原理 | 第24-25页 |
·摆动仿形加工原理 | 第25页 |
·平面凸轮的数控加工 | 第25-26页 |
·平面凸轮加工刀具中心轨迹的计算 | 第26-31页 |
·直动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刀具中心的计算 | 第26-28页 |
·摆动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刀具中心的计算 | 第28-29页 |
·根据凸轮轮廓坐标计算刀具中心轨迹 | 第29-31页 |
·凸轮加工中的恒速控制 | 第31-37页 |
·直动仿形加工中的恒速控制 | 第31-33页 |
·摆动仿形加工中的恒速控制 | 第33-35页 |
·凸轮加工过程中的加速度分析 | 第35-37页 |
·刀具半径补偿 | 第37-44页 |
·刀具半径误差对凸轮轮廓精度的影响 | 第37-42页 |
·刀径差的补偿方法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平面凸轮CAD/CAM/CNC 一体化磨削系统 | 第45-64页 |
·CAD/CAM/CNC 一体化加工系统概念的提出 | 第45-48页 |
·CAD/CAM/CNC 一体化加工系统的概念模型 | 第45-47页 |
·平面凸轮CAD/CAM/CNC 一体化磨削系统的结构 | 第47页 |
·CAD/CAM/CNC 一体化加工系统的支撑技术 | 第47-48页 |
·凸轮CAD/CAM/CNC 一体化磨削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48-53页 |
·硬件系统的总体方案 | 第48-49页 |
·主要子系统简介 | 第49-53页 |
·凸轮CAD/CAM/CNC 一体化磨削系统的软件系统 | 第53-63页 |
·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53-54页 |
·软件功能模块简介 | 第54-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平面凸轮的自动定位与在线检测 | 第64-90页 |
·凸轮自动定位与在线检测的必要性 | 第64页 |
·凸轮毛坯自动定位与在线检测原理 | 第64-82页 |
·凸轮毛坯的自动定位原理 | 第64-68页 |
·激光线中心的提取 | 第68-75页 |
·凸轮向径的计算 | 第75-79页 |
·凸轮毛坯的自动定位 | 第79-80页 |
·凸轮轮廓的在线测量 | 第80-82页 |
·凸轮毛坯自动定位与在线测量系统 | 第82-89页 |
·硬件组成 | 第82-85页 |
·软件系统 | 第85-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凸轮磨削中磨削力适应控制 | 第90-113页 |
·凸轮磨削中磨削力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 第90-93页 |
·凸轮磨削中磨削力控制的意义 | 第90-91页 |
·凸轮磨削中磨削力的手动控制方法 | 第91页 |
·凸轮磨削中磨削力的适应控制方法 | 第91-93页 |
·凸轮磨削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93-99页 |
·系统微分方程 | 第93-95页 |
·系统的传递函数和框图 | 第95-97页 |
·数学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 第97-99页 |
·磨削力适应控制器设计 | 第99-107页 |
·PID 控制器设计 | 第99-103页 |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103-107页 |
·磨削力适应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第107-112页 |
·系统仿真与MATLAB 的Simulink 工具 | 第107-108页 |
·PID 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108-110页 |
·模糊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6章 凸轮CAD/CAM/CNC 磨削系统实验研究 | 第113-126页 |
·试验系统的调试 | 第113-119页 |
·系统调试步骤与方法 | 第113-114页 |
·数控系统的调试 | 第114-115页 |
·数控系统的联机调试 | 第115-118页 |
·数控机床的功能测试 | 第118-119页 |
·凸轮磨削试验与检测 | 第119-121页 |
·凸轮磨削试验 | 第119-121页 |
·凸轮试件检测结果 | 第121页 |
·凸轮毛坯自动定位实验 | 第121-125页 |
·检测工件与检测设备 | 第121-122页 |
·数据处理 | 第122-123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23-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结论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作者简介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