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导言 | 第10-1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2 基础研究 | 第12-18页 |
| ·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概念 | 第12-15页 |
| ·知识产权及其特征 | 第12-13页 |
| ·“知识产权创造”一词的运用 | 第13页 |
| ·知识产权创造的内涵 | 第13-14页 |
|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 ·加强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 第15-18页 |
|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 | 第15页 |
| ·顺应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发展 | 第15-16页 |
| ·振兴民族工业 | 第16页 |
| ·维护和实现高校自身利益 | 第16-17页 |
|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第17-18页 |
| 3 美国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分析与启示 | 第18-31页 |
| ·概述 | 第18-19页 |
| ·组织名称 | 第18页 |
| ·发展阶段 | 第18-19页 |
| ·取得的成绩 | 第19页 |
| ·美国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发展原因分析 | 第19-29页 |
| ·政府重视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 | 第20-21页 |
| ·社会支持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 | 第21-22页 |
| ·高校务实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 | 第22-29页 |
| ·几点启示 | 第29-31页 |
| 4 湖北省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现状分析 | 第31-49页 |
| ·部门统计资料分析 | 第31-38页 |
| ·省内比较分析 | 第31-34页 |
| ·省际比较分析 | 第34-37页 |
| ·部门统计资料分析小结 | 第37-38页 |
| ·调查资料分析──湖北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第38-49页 |
| ·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 第38-39页 |
| ·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不足 | 第39-40页 |
| ·知识产权流失不同程度存在 | 第40-42页 |
| ·知识产权创造激励不足 | 第42-44页 |
| ·重数量忽视质量,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障不力 | 第44-46页 |
| ·知识产权管理有待提高 | 第46-49页 |
| 5 湖北省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第49-63页 |
|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知识产权创造意识 | 第49-51页 |
| ·强化宣传,培养和发展创造文化 | 第49-50页 |
| ·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构筑创造人才高地 | 第50-51页 |
| ·实施防范措施,减少知识产权流失 | 第51-53页 |
| ·建立科技论文发表登记审查制度 | 第51页 |
| ·强化科技合同中知识产权条款的审查 | 第51页 |
| ·切实作好技术保密工作 | 第51-52页 |
| ·派设知识产权联络员 | 第52页 |
| ·实行知识产权保证书制度 | 第52-53页 |
| ·加强流动人员管理 | 第53页 |
| ·落实处罚条款 | 第53页 |
| ·健全服务体系,支持知识产权创造 | 第53-55页 |
| ·注重专利文献检索服务 | 第53-54页 |
| ·完善咨询指导工作 | 第54页 |
| ·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 第54页 |
| ·发挥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网络的服务功效 | 第54-55页 |
|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知识产权创造热情 | 第55-57页 |
| ·设立知识产权基金 | 第55页 |
| ·提高知识产权在高校的地位 | 第55-56页 |
| ·强化奖酬激励 | 第56-57页 |
| ·强化保障体系,保证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 第57-59页 |
| ·注重市场调查 | 第57-58页 |
| ·重视专利文献检索 | 第58页 |
| ·强化专利申请评审 | 第58页 |
| ·注重知识产权创造策略运用 | 第58页 |
| ·强化校企合作 | 第58-59页 |
| ·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 第59-63页 |
| ·健全组织,创新管理模式 | 第59-60页 |
| ·明确组织职能 | 第60-61页 |
| ·树立科学的组织理念 | 第61页 |
| ·加强队伍建设 | 第61-62页 |
| ·完善管理制度 | 第62页 |
|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 第62-63页 |
| 6 总结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附件 1 | 第69-71页 |
| 附件 2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