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导言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第12-14页 |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的理论研究 | 第18-23页 |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系统理论 | 第18页 |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的内涵指认 | 第20-23页 |
·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内涵 | 第21页 |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的特点 | 第21-23页 |
3 国外高校教师聘用管理历史沿革及现状研究 | 第23-46页 |
·德国高校教师聘用管理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23-28页 |
·德国高校教师聘用管理历史沿革 | 第23-25页 |
·德国高校教师聘用管理现状 | 第25-28页 |
·美国高校教师聘用管理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28-37页 |
·美国高校教师聘用管理历史沿革 | 第28-30页 |
·美国高校教师聘用管理现状 | 第30-37页 |
·日本高校教师聘用管理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37-43页 |
·日本高校教师聘用管理历史沿革 | 第37-38页 |
·日本高校教师聘用管理现状 | 第38-43页 |
·德、美、日高校教师聘用管理启示 | 第43-46页 |
·高校教师聘用管理不存在一个模式 | 第43页 |
·高校教师聘用管理应公开透明、公正民主 | 第43-44页 |
·高校教师聘用管理应促使师资队伍有适度的流动性 | 第44-45页 |
·高校教师聘用管理要有灵活性 | 第45页 |
·高校教师聘用管理在顺应时代变化中不断发展 | 第45-46页 |
4 我国高校教师聘用管理历史沿革及现状研究 | 第46-63页 |
·我国高校教师聘用管理历史沿革 | 第46-57页 |
·清末中国大学的教师聘用——以京师大学堂为例 | 第46-49页 |
·北洋政府时期国立大学的聘用——以北京大学为例 | 第49-51页 |
·南京政府时期国立大学的教师聘用——以西南联大为例 | 第51-55页 |
·新中国时期的教师聘用 | 第55-57页 |
·我国高校教师聘用管理现状 | 第57-60页 |
·聘用前期工作不到位 | 第58-59页 |
·招聘决策权的行使尚需进一步合理 | 第59页 |
·人才需求相关信息的有效送达存在障碍 | 第59-60页 |
·招聘考核不全面 | 第60页 |
·招聘后管理服务环节被忽略 | 第60页 |
·建立我国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的紧迫性 | 第60-63页 |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需要 | 第60-61页 |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是推动学术体系建立的需要 | 第61页 |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是推动高校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 第61-62页 |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是适应教师人力资源特殊性的需要 | 第62-63页 |
5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实施研究 | 第63-76页 |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的构建目的和原则 | 第63-64页 |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构建的目的 | 第63页 |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的构建原则 | 第63-64页 |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实施策略 | 第64-66页 |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实施的外部策略 | 第64-65页 |
·实施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的内部策略 | 第65-66页 |
·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实施 | 第66-76页 |
·师资规划是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的关键 | 第66-68页 |
·工作分析是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的前提 | 第68-70页 |
·招聘是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的基础 | 第70-71页 |
·选拔录用是高校开放式教师管理的重点 | 第71-73页 |
·聘后前期管理是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的延续 | 第73-74页 |
·招聘评估是对高校开放式教师聘用管理的完善 | 第74-76页 |
结束语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