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 Tpi 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TPI 基本性质 | 第9页 |
·空间结构与功能 | 第9-10页 |
·催化机理 | 第10页 |
·基因工程研究 | 第10-11页 |
2 电子克隆及其应用 | 第11-16页 |
·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cence Tags, EST) | 第11-14页 |
·表达序列标签(EST)概况 | 第12-14页 |
·EST 技术与基因的电子克隆 | 第14-15页 |
·电子克隆 | 第14页 |
·电子克隆的步骤 | 第14-15页 |
·EST 技术的不足及对策 | 第15-16页 |
3 分子进化及系统进化树 | 第16-20页 |
·分子进化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7页 |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方法 | 第17-20页 |
·距离构树法 | 第17-18页 |
·特征符构树方法 | 第18-19页 |
·方法比较 | 第19-20页 |
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培养基 | 第22页 |
·碱性质粒抽提试剂 | 第22页 |
·核酸电泳的相关试剂 | 第22-23页 |
·常用缓冲夜和试剂 | 第23页 |
·其它试剂 | 第23页 |
2 实验常用仪器设备 | 第23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种子序列的获得 | 第23-24页 |
·组装序列的EST 候选清单的获取 | 第24页 |
·cDNA 序列的拼接组装 | 第24页 |
·开放阅读框架(ORF)分析 | 第24页 |
·蜜蜂 DNA 基因组的提取 | 第24页 |
·PCR 扩增蜜蜂Tpi 基因片段 | 第24-25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5页 |
·目的片段回收 | 第25-26页 |
·连接反应 | 第26页 |
·大肠杆菌 E.coli TG1 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26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6-27页 |
·重组质粒的筛选 | 第27页 |
·质粒DNA 的制备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蜜蜂 Tpi 电子克隆 | 第29-40页 |
1 种子序列的获得 | 第29-30页 |
2 组装序列的 EST 候选清单 | 第30-31页 |
3 cDNA 序列的拼接组装 | 第31-33页 |
4 蜜蜂基因组比对 | 第33-37页 |
5 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域分析 | 第37页 |
6 蛋白质同源性分析 | 第37-38页 |
7 讨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Tpi 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 第40-46页 |
1 分子进化树的构建 | 第40-45页 |
2 讨论 | 第45-46页 |
第五章 蜜蜂 Tpi 电子克隆序列验证 | 第46-5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4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蜜蜂 DNA 基因组的提取 | 第46页 |
·PCR 扩增蜜蜂Tpi 片段 | 第46-47页 |
·目的片段回收 | 第47页 |
·Am Tpi 基因编码区克隆与分析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第六章 西洋蜂基因组 DNA 序列缺口补平方法初探 | 第50-54页 |
1 西洋蜂基因组 DNA 序列缺口补平的步骤 | 第50页 |
2 西洋蜂基因组 DNA 序列缺口补平方法的应用 | 第50-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4-55页 |
1 小结与创新 | 第54页 |
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附录1:Tpi 测序结果 | 第61-62页 |
附录2:蜜蜂磷酸甘油醛异构酶基因提交GeneBank | 第62-63页 |
附录3:各物种Tpi 基因外显子序列的碱基组成 | 第63-64页 |
附录4: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