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环境执法中的问题与解决路径思考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一、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第9-10页
  二、环境保护执法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0-12页
  一、国内自然环境执法的研究情况第10-12页
  二、对环境执法难解决路径的研究第12页
 第三节 本文特点和视角第12-14页
  一、论文的特点和视角第12页
  二、论文的内容和基本框架第12-14页
第二章 自然环境执法概述第14-21页
 第一节 行政执法概述第14-17页
  一、行政执法基本概念第14页
  二、行政执法基本原则第14-15页
  三、行政执法基本特征第15-17页
  四、我国行政执法现状第17页
 第二节 自然环境执法概述第17-21页
  一、自然环境执法的基本概念及主要个体特征第17-18页
  二、自然环境执法的基本原则第18-19页
  三、我国环境执法的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第19-21页
第三章 自然环境执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1-31页
 第一节 环境执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第21-22页
  一、环境执法无法可依第21页
  二、环境执法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第21-22页
  三、环境执法机关执法不严第22页
  四、环境执法缺乏监督和制约第22页
 第二节 环境执法难的原因分析第22-31页
  一、环境法律意识淡薄第22-24页
   (一) 公民环境法律意识淡薄第22-23页
   (二) 领导环境法律意识淡薄第23页
   (三) 企业法人环境法律意识淡薄第23-24页
  二、环境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第24-26页
   (一) 立法真空多,执法依据不完善第24页
   (二) 环境法律原则规定多,操作性差第24-25页
   (三) 土政策阻挠环保执法第25-26页
  三、环境监管体制不够健全第26-28页
   (一) 我国目前的环境监管体制第26页
   (二) 环境监管体制存在缺陷第26-28页
  四、部门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缺乏导致执法效果差第28-29页
   (一) 执法中部门配合不够第28-29页
   (二) 社会公众监督机制缺乏第29页
  五、环保执法队伍能力与职能不匹配第29-31页
   (一) 执法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第29-30页
   (二) 监督执法装备不全,仪器设备落后,影响执法效力第30页
   (三) 环境执法监管经费保障不力第30-31页
第四章 环境执法难的解决路径思考第31-45页
 第一节 提高全民环境法律意识第31-32页
  一、提高领导的环境法律意识第31页
  二、提高群众的环境法律意识第31-32页
 第二节 完善立法是解决执法难的法制保障第32-35页
  一、加强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建设第32-33页
  二、完善有关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手段的立法第33页
  三、增强现行环境法律的可操作性第33-34页
  四、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第34-35页
 第三节 完善环境监管体制第35-37页
  一、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管职能第35-36页
  二、完善环境区域督察制度第36-37页
 第四节 完善环境执法中的配合和监督第37-39页
  一、加强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建设第37-38页
  二、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第38-39页
 第五节 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第39-40页
  一、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第39-40页
  二、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第40页
 第六节 创新环境执法的工作方法第40-45页
  一、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第40-41页
  二、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第41-42页
  三、程序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第42-43页
  四、采取绿色信贷等综合监管手段第43-44页
  五、推进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的社会化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脑梗塞急性期针刺早期介入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解析函数的一些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