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呈现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前言第9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第9-21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1页
 二. 问题的提出第11-17页
  (一) 问题教学的定义及本质第11-12页
  (二) 问题教学的特点第12-13页
  (三) 问题教学的一般过程第13-14页
  (四) 问题教学的种类第14-17页
 三. 研究的现状第17-18页
 四. 概念的鉴定第18-19页
 五. 课题的定位第19-20页
 六. 研究的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5页
 一.心理学基础第21-22页
 二.系统科学基础第22-23页
 三.认知冲突理论第23页
 四.认知失调理论第23页
 五.信息加工理论第23-24页
 六.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第24-25页
第三章 实验的设计第25-35页
 一. 被试对象第25页
 二. 相关变量的表述第25-27页
  (一) 自变量第25-26页
  (二) 因变量第26页
  (三) 调节变量第26-27页
 三. 相关自变量的操纵方法第27页
 四. 因变量的测定及统计方法第27页
  (一)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测定及统计方法第27页
  (二) 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测定及统计方法第27页
 五. 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第27-29页
 六. 实验目的第29-30页
 七. 研究的假设及假设提出的依据第30-34页
 八. 实验设计方法第34页
 九. 实验材料第34-35页
第四章 研究的内容及过程第35-43页
 一. 实验程序第35-39页
  (一) 时间安排第35页
  (二) 高一期末语、数、英分班成绩及高一期末生物成绩统计分析第35-37页
  (三) 前测前的准备第37页
  (四) 前测第37-38页
  (五) 后测第38页
  (六) 实验数据统计及分析第38-39页
 二. 教学干预方式及过程第39-43页
  (一) 封闭性问题教学模式第40-41页
  (二) 开放性问题教学模式第41页
  (三) “漏斗”型问题教学模式第41-42页
  (四) “播种收获”型问题教学模式第42-43页
第五章 实验研究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43-67页
 一. 实验前测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43页
 二. 实验后测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43-67页
  (一) 不同问题呈现方式对学习成绩影响的总体统计与分析第43-59页
  (二) 不同问题呈现方式对绩前生和绩后生成绩影响的统计与分析第59-63页
  (三) 不同问题呈现方式对学生动机和兴趣影响的统计与分析第63-67页
第六章 实验结论与不足第67-72页
 一. 研究结论第67-70页
 二. 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附录1 生物学习动机诊断量表第74-75页
附录2 生物学习兴趣诊断量表第75-76页
附录3 高二生物测试卷(前测)第76-80页
附录4 高二生物测试卷(后测1)第80-85页
附录5 高二生物测试卷(后测2)第85-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缺血性中风病从“络”辨治及川芎嗪实验验证研究
下一篇:基于ISG平台的定位服务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