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效应时空动态测评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研究背景第11-15页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第11-13页
     ·生态效应评价研究进展第13-15页
   ·生态效应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技术路线第16-19页
     ·研究的内容第16-17页
     ·研究主要技术路线第17-19页
   ·数据来源第19页
   ·研究区概况第19-27页
     ·气候概况第21-22页
     ·地貌特征第22页
     ·土壤类型第22-24页
     ·植被类型第24页
     ·水文特征第24-25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25-27页
第2章 黄土高原南部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动态分析第27-41页
   ·土地覆被分类第27-28页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测度第28-30页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测度第30-33页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的测度第33-37页
   ·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第37-41页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海拔分异第37-38页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坡度分异第38-41页
第3章 基于CASA模型的黄土高原南部第一性生产力估算第41-59页
   ·CASA估算模型第41-42页
   ·NPP估算技术路线第42-44页
   ·黄土高原南部NPP估算结果第44-52页
     ·黄土高原南部NPP季节变化分析第44-47页
     ·黄土高原南部NPP季节性空间变化分析第47-49页
     ·黄土高原南部NPP年际变化分析第49-52页
   ·黄土高原南部的NPP价值量估算第52-55页
     ·NPP价值量估算模型第52页
     ·黄土高原南部NPP价值量测评结果第52-55页
   ·黄土高原南部的固碳释氧的价值量估算第55-56页
     ·固碳释氧价值量估算模型第55页
     ·黄土高原南部的固碳释氧估算价值第55-56页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NPP和固碳释氧价值量估算第56-59页
第4章 基于GIS黄土高原南部土壤侵蚀及土壤保持量估算第59-83页
   ·土壤侵蚀量估算模型第59-70页
     ·技术流程图第59-60页
     ·降雨侵蚀力因子(R值)的获取第60-62页
     ·地形因子(LS值)的提取第62-65页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K值)的提取第65-66页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值)的提取第66-67页
     ·植被覆盖和田间管理因子(C值)的提取第67-70页
   ·土壤保持量估算第70-71页
     ·土壤保持量的估算模型第70-71页
   ·土壤侵蚀量与土壤保持量的估算结果第71-73页
   ·土壤保持经济效益的测评第73-75页
     ·土壤保持价值量的测评内容第73页
     ·场内价值量的估算第73-75页
     ·场外价值量的估算第75页
   ·土壤保持的经济效益的评测结果第75-80页
     ·单位面积土壤保持的经济效益的评测结果第75-76页
     ·各地级市的土壤保持价值总量估算第76-80页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经济效益第80-83页
第5章 黄土高原南部涵养水源的物质量与价值量估算第83-91页
   ·蓄水能力测评模型第83-84页
   ·蓄水能力价值量测评模型第84页
   ·涵养水源价值的估算过程第84-85页
   ·黄土高原南部涵养水源物质量与价值量测评结果第85-91页
     ·基于土地利用类的涵养水源物质量测评结果第85页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涵养水源价值量测评结果第85-88页
     ·黄土高原南部各地级市水源物质量估算结果第88-91页
第6章 黄土高原南部生态环境效应综合评价第91-99页
   ·生态效应汇总模型第91页
   ·生态效应综合测评结果第91-92页
   ·黄土高原南部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变化第92-95页
     ·黄土高原南部各县区的生态服务价值第93-94页
     ·黄土高原南部生态服务价值构成第94-95页
   ·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测评第95-99页
     ·土地覆被生态服务价值构成分析第96-99页
第7章 结论与讨论第99-103页
   ·结论第99-101页
   ·讨论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7页
致谢第107-109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锌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研究
下一篇:黄土高原南部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