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一、我国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问题的提出 | 第10-14页 |
(一) 国家赔偿标准的含义 | 第10页 |
(二) 我国国家赔偿标准的现状 | 第10-11页 |
(三) 我国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赔偿标准的提出 | 第11-14页 |
1. 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中国 | 第11-12页 |
2. 惩罚性赔偿标准引入国家赔偿制度 | 第12-14页 |
二、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的必要性 | 第14-28页 |
(一) 从国家赔偿和惩罚性赔偿法律功能的一致性分析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的必要性 | 第14-17页 |
1. 补偿功能的一致性 | 第14-15页 |
2. 惩罚功能的一致性 | 第15-16页 |
3. 预防功能的一致性 | 第16-17页 |
(二) 从法律的经济分析看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三) 国家赔偿惩罚性标准的不可替代性 | 第18-21页 |
1. 补偿性标准不能替代惩罚性标准损害赔偿 | 第18-20页 |
2. 行政制裁、刑事制裁不能替代惩罚性赔偿 | 第20-21页 |
(四) 适用惩罚性标准是国家赔偿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21-24页 |
1. 从国家赔偿制度发展历史看惩罚性标准适用的必然性 | 第21-24页 |
2. WTO规则对现代国家赔偿制度发展的要求 | 第24页 |
(五) 我国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的现实意义 | 第24-28页 |
1. 提高国家赔偿标准,充分保护公民基本权利 | 第25-26页 |
2. 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促进公务行为的合法化 | 第26页 |
3. 加强对国家机关的监督,促进我国的法治进程 | 第26-27页 |
4. 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维护法律的统一 | 第27页 |
5. 有利于稳定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 第27-28页 |
三、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的可行性 | 第28-35页 |
(一) 从各国司法实践看适用惩罚性标准的可行性 | 第28-30页 |
(二) 我国的国情为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赔偿标准提供前提条件 | 第30-35页 |
1. 我国的国家性质为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提供政治保障 | 第30-31页 |
2. 我国的经济条件为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提供物质基础 | 第31-32页 |
3. 惩罚性赔偿制度能够为社会普遍接受 | 第32页 |
4. 我国的法制建设为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提供法律环境 | 第32-35页 |
四、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的范围 | 第35-45页 |
(一) 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的构成条件 | 第35-36页 |
(二) 惩罚性赔偿标准和其他赔偿标准的关系 | 第36-37页 |
(三) 国家赔偿惩罚性标准赔偿金数额确定 | 第37-45页 |
1. 国家赔偿惩罚性标准数额确定的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2. 国家赔偿惩罚性标准赔偿金数额的确定 | 第38-43页 |
3. 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的立法模式 | 第43-45页 |
五、我国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的配套制度改革 | 第45-49页 |
(一) 目前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5-46页 |
(二) 国家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的配套制度改革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