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引言 | 第11页 |
·六子棋计算机博弈的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六子棋计算机博弈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计算机博弈研究简史 | 第13-14页 |
·六子棋计算机博弈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六子棋计算机博弈的核心问题 | 第16-17页 |
·搜索算法 | 第16页 |
·评估函数 | 第16-17页 |
·六子棋计算机博弈系统的评价方法 | 第17页 |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六子棋平台介绍 | 第19-29页 |
·背景 | 第19页 |
·规则 | 第19-20页 |
·公平性问题 | 第20-22页 |
·五子棋的公平性问题 | 第20页 |
·公平的定义 | 第20-21页 |
·脱离战场 | 第21页 |
·六子棋的公平性问题 | 第21-22页 |
·复杂度 | 第22页 |
·六子棋定石 | 第22-26页 |
·六子棋诘棋 | 第26页 |
·六子棋发展动向 | 第26-27页 |
·台湾六子棋协会 | 第26页 |
·第十一届奥林匹亚计算机赛局竞赛中六子棋比赛之结果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棋类设计的通用方法和思想——计算机博弈 | 第29-43页 |
·计算机博弈的要点 | 第29页 |
·计算机博弈程序的组成 | 第29-41页 |
·人机界面 | 第29页 |
·棋盘和棋局表示-数据结构 | 第29-31页 |
·着法生成 | 第31-32页 |
·机器博弈、搜索技术 | 第32-37页 |
·评估函数 | 第37-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六子棋计算机博弈系统的平台构建 | 第43-51页 |
·引言 | 第43页 |
·棋盘状态空间表示 | 第43-45页 |
·棋盘局势状态表示 | 第43-44页 |
·落子的顺序表示 | 第44-45页 |
·六子棋计算机博弈问题描述 | 第45页 |
·搜索引擎 | 第45-47页 |
·α-β剪枝搜索算法 | 第46-47页 |
·启发式信息 | 第47页 |
·走法生成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基于遗传算法的六子棋计算机博弈系统的评估函数 | 第51-77页 |
·引言 | 第51页 |
·六子棋的常见棋型及其状态演变的形式化描述 | 第51-58页 |
·六子棋的棋型 | 第51-57页 |
·六子棋各棋型间的状态演变 | 第57-58页 |
·六子棋评估函数的确定 | 第58-62页 |
·遗传算法 | 第62-64页 |
·遗传算法和六子棋评估函数的对应关系及计算机表示 | 第64-65页 |
·适应度函数的计算——锦标赛算法 | 第65-66页 |
·遗传操作过程 | 第66-75页 |
·锦标赛选择 | 第66-69页 |
·均匀交叉 | 第69-71页 |
·变异 | 第71-75页 |
·改进的遗传算法——自适应遗传算法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6 开局库设计 | 第77-79页 |
·引言 | 第77页 |
·开局库的设计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7 系统评价指标 | 第79-81页 |
·评估函数准确度的评价指标 | 第79页 |
·搜索算法效率的评价指标 | 第79页 |
·系统整体性能的评价指标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研究工作小结 | 第81-82页 |
·本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82页 |
·后续工作 | 第82页 |
·结语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附录 | 第87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目录 | 第87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