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9页 |
·选题的背景和理论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 第11-14页 |
·国内外石笋中微量元素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区概况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研究区域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贵州中西部洞穴水系与碳酸钙沉积物的Mg/Sr比值 | 第19-32页 |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样品采集 | 第19页 |
·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5页 |
·Ca~(2+)野外与室内的结果对比 | 第20页 |
·野外与室内水样测量结果 | 第20-24页 |
·碳酸钙样品分析结果 | 第24-25页 |
·石笋Mg/Ca、Sr/Ca、Mg/Sr比值的特点 | 第25-30页 |
·总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鹅管SJJ-5,SJJ-6微量元素分析 | 第32-46页 |
·石将军洞概况 | 第32页 |
·洞穴沉积物的沉积原理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鹅管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其意义分析 | 第33-41页 |
·鹅管SJJ-5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分析 | 第33-36页 |
·鹅管SJJ-6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分析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41页 |
·小结 | 第41-46页 |
第四章 石将军洞鹅管Mg/Sr比值变化的特征和意义 | 第46-56页 |
·Mg/Sr比值作为古温度计的研究背景 | 第46页 |
·Mg/Sr比值作为古温度计的原理 | 第46-47页 |
·Mg/Sr比值作为古温度计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石将军洞鹅管δ~(18)O,δ~(13)C,Mg/Sr比值变化的科学意义 | 第48-52页 |
·石将军洞鹅管Mg/Ca、Sr/Ca、Mg/Sr比值的变化特征和意义 | 第52-54页 |
·总结 | 第54-55页 |
·后续工作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