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46页 |
·引言 | 第13页 |
·牙釉质的结构和理化特性 | 第13-21页 |
·牙齿的结构 | 第13-15页 |
·牙釉质的理化特性 | 第15-17页 |
·牙釉质的组织结构 | 第17-20页 |
·牙釉质的生物学特性和增龄变化 | 第20-21页 |
·早期釉质龋 | 第21-29页 |
·龋病的病因和类型 | 第21-23页 |
·龋病的预防和治疗 | 第23-26页 |
·早期釉质龋的形成 | 第26-27页 |
·早期釉质龋的防治 | 第27-29页 |
·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电化学制备 | 第29-36页 |
·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 | 第29-31页 |
·电化学沉积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1-34页 |
·电化学技术在牙科领域的应用 | 第34页 |
·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评价及可行性 | 第34-36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6页 |
第2章 交流阻抗法研究酸性预处理后的牙釉质样品 | 第46-61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实验 | 第47-49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47-48页 |
·酸性预处理 | 第48页 |
·测试方法 | 第48-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第3章 电诱导牙釉质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制备 | 第61-74页 |
·引言 | 第61-62页 |
·实验 | 第62-64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62页 |
·电诱导体系的建立及涂层的制备 | 第62-63页 |
·测试方法 | 第63-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70页 |
·讨论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第4章 工艺参数对羟基磷灰石涂层的表面形貌、物相和表面物理性能等影响的研究 | 第74-97页 |
·引言 | 第74-75页 |
·实验 | 第75-78页 |
·涂层的制备 | 第75页 |
·测试方法 | 第75-78页 |
·工艺参数等对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影响 | 第78-94页 |
·初始pH值的影响 | 第78-81页 |
·钙磷物种浓度的影响 | 第81-83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83-86页 |
·时间的影响 | 第86-90页 |
·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90-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第5章 电诱导牙釉质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形成机理的探讨 | 第97-127页 |
·引言 | 第97页 |
·磷酸钙盐的热力学分析 | 第97-108页 |
·不同温度下各种磷酸钙盐的溶解度常数 | 第99-100页 |
·电诱导温度为298K时的相关热力学计算 | 第100-104页 |
·电诱导温度为328K时的相关热力学计算 | 第104-107页 |
·讨论 | 第107-108页 |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08-115页 |
·物理模型 | 第109-110页 |
·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方程 | 第110-113页 |
·反应速率和电流密度的关系 | 第113-114页 |
·诱导期和温度的关系 | 第114-115页 |
·动力学方程的实验验证 | 第115-120页 |
·离子的扩散 | 第115-116页 |
·扩散激活能 | 第116-118页 |
·诱导期 | 第118-119页 |
·涂层形成速率 | 第119-120页 |
·牙釉质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形成机理 | 第120-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27-128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8页 |
·展望 | 第128-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