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6-70页 |
·流动注射与毛细管电泳联用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FI—CE的基本装置和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FI—CE分流接口 | 第18-19页 |
·FI—CE的基本装置及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FI—CE体系的相关参数 | 第20-22页 |
·扩散 | 第20-21页 |
·进样量与进样体积 | 第21页 |
·进样频率 | 第21-22页 |
·体系性能和基本参数的优化 | 第22页 |
·FI—CE体系的缺点 | 第22-23页 |
·改善体系灵敏度的方法 | 第23-47页 |
·富集方法 | 第23-28页 |
·pH调制堆积(pH-mediated stacking) | 第28-29页 |
·动态pH梯度富集法(Dynamic pH gradient) | 第29-30页 |
·动态pH联接(Dynamic pH Junction) | 第30-32页 |
·乙腈法 | 第32页 |
·金属离子的络合富集 | 第32-33页 |
·扫集技术(Sweeping) | 第33-38页 |
·毛细管等速电泳(capillary isotachophoresis,CITP) | 第38-40页 |
·固相萃取(SPE)预富集法 | 第40-42页 |
·膜富集 | 第42页 |
·液相微萃取-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 | 第42-47页 |
·毛细管等电聚焦(CIFF) | 第47页 |
·FI—CE中的富集方法及应用 | 第47-55页 |
·CPE富集技术在FI—CE中的应用 | 第47-48页 |
·SPE富集技术在FI—CE中的应用 | 第48-50页 |
·离子交换富集技术在FI—CE中的应用 | 第50-51页 |
·pH联接富集法在FI—CE中的应用 | 第51-52页 |
·柱头场强放大样品进样富集技术在FI—CE中的应用 | 第52-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70页 |
第二章 分离和测定中药制剂中活性蒽醌类化合物的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新方法研究 | 第70-86页 |
·前言 | 第70-71页 |
·实验方法 | 第71-74页 |
·试剂 | 第71页 |
·仪器 | 第71-72页 |
·实验步骤 | 第72-74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4-83页 |
·样品溶液中氢氧化钠和乙腈的浓度的影响 | 第74-76页 |
·分离条件的影响 | 第76-79页 |
·FI—CE体系的性能 | 第79-80页 |
·样品分析 | 第80-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第三章 分离测定草豆蔻中山姜素和小豆蔻明的流动注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新方法研究 | 第86-98页 |
·前言 | 第86-87页 |
·实验部分 | 第87-89页 |
·试剂和材料 | 第87页 |
·溶液的制备 | 第87页 |
·样品制备 | 第87页 |
·仪器 | 第87-88页 |
·操作步骤 | 第88-8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9-94页 |
·缓冲体系的选择 | 第89页 |
·乙醇浓度的影响 | 第89-90页 |
·SDS浓度的影响 | 第90-91页 |
·流速的影响 | 第91-92页 |
·分离电压的影响 | 第92页 |
·最佳条件 | 第92页 |
·体系性能的考察 | 第92-94页 |
·应用 | 第94页 |
·结论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第四章 场强放大-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分离测定中药制剂中防己诺灵碱和粉防己碱 | 第98-114页 |
·前言 | 第98-9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99-104页 |
·试剂 | 第99页 |
·仪器 | 第99-101页 |
·实验步骤 | 第101-104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04-111页 |
·富集理论 | 第104-105页 |
·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105-107页 |
·富集条件的优化 | 第107-109页 |
·体系性能的考察 | 第109-110页 |
·应用 | 第110-111页 |
·结论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4页 |
第五章 分离和测定中药制剂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新方法研究 | 第114-128页 |
·前言 | 第114-115页 |
·实验部分 | 第115-117页 |
·试剂、材料及样品制备 | 第115页 |
·仪器 | 第115-117页 |
·实验步骤 | 第11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7-124页 |
·样品溶液中NaOH浓度的影响 | 第119页 |
·分离条件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最佳条件 | 第121页 |
·体系性能的考察 | 第121-123页 |
·应用 | 第123-124页 |
·结论 | 第124-128页 |
第六章 流动注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分离测定草药中粉防己碱和防己诺灵碱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 第128-142页 |
·前言 | 第128-129页 |
·实验部分 | 第129-132页 |
·试剂和材料 | 第129页 |
·溶液的制备 | 第129页 |
·样品准备 | 第129-130页 |
·仪器 | 第130-131页 |
·操作步骤 | 第131-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32-137页 |
·缓冲液pH的影响 | 第132-133页 |
·Tween 20浓度的影响 | 第133页 |
·甲醇浓度的影响 | 第133-135页 |
·体系性能的考察 | 第135-136页 |
·应用 | 第136-137页 |
·结论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2页 |
第七章 柱头场强放大—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新技术分离测定中药制剂中盐酸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汀 | 第142-156页 |
·前言 | 第142-143页 |
·实验部分 | 第143-146页 |
·试剂及样品制备 | 第143页 |
·仪器 | 第143-145页 |
·实验步骤 | 第145-14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46-153页 |
·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146-147页 |
·富集条件的优化 | 第147-150页 |
·体系性能的考察 | 第150-151页 |
·应用 | 第151-153页 |
·结论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5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56-158页 |
致谢 | 第158-159页 |
个人简历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