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6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三) 研究框架 | 第7-8页 |
一、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综述 | 第8-18页 |
(一) 环境经济理论 | 第8-9页 |
(二) 生态经济理论 | 第9-11页 |
(三)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1-18页 |
二、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实施现状 | 第18-22页 |
(一) 企业认知障碍,导致发展循环经济动力不足 | 第21页 |
(二)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薄弱,技术落后 | 第21页 |
(三) 制度缺失,导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监督失衡 | 第21-22页 |
三、构建工业企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 第22-25页 |
(一)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一个重要的部分 | 第22-23页 |
(二) 推行循环经济,有助于企业突破新贸易壁垒 | 第23-24页 |
(三)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第24页 |
(四) 循环经济是培养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途径 | 第24-25页 |
四、工业企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 第25-42页 |
(一) 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 第25-31页 |
(二) 企业之间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 第31-36页 |
(三) 两种体系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四) 关于金昌化工集团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 第38-42页 |
五、政府在构建工业循环经济体系中的作用 | 第42-46页 |
(一) 促进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完善,保障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 第43页 |
(二) 推行绿色 GDP理念,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 | 第43页 |
(三) 针对不同微观主体政策方针的制定 | 第43-45页 |
(四) 充分发挥政府宣传引导作用 | 第45-46页 |
附录:2005、2006年金化集团项目技术改造一览表 | 第46-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