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8-15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实证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 国外实证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二)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 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 文章结构 | 第14-15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第二章 产业内贸易理论溯源 | 第15-20页 |
一、绝对成本理论 | 第15-16页 |
二、比较成本理论 | 第16页 |
三、要素禀赋理论 | 第16-17页 |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17-20页 |
第三章 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 第20-27页 |
一、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二、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 | 第27-31页 |
一、国家特征因素 | 第27-29页 |
(一) 人均收入水平因素 | 第27-28页 |
(二) 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 | 第28页 |
(三) 市场规模因素 | 第28页 |
(四) 经济一体化程度因素 | 第28-29页 |
(五) 地理因素 | 第29页 |
二、产业特征因素 | 第29-31页 |
(一) 产品差异性因素 | 第29-30页 |
(二) 规模经济因素 | 第30页 |
(三) 市场结构因素 | 第30页 |
(四) 国际直接投资因素 | 第30-31页 |
第五章 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1-39页 |
一、解释变量的选择 | 第31-33页 |
(一) 人均GDP | 第32页 |
(二) 人均GDP差值 | 第32页 |
(三) 平均市场规模 | 第32页 |
(四) 平均市场规模差异 | 第32-33页 |
(五) 经济一体化程度 | 第33页 |
(六) 国际直接投资FDI | 第33页 |
二、模型的初步设定 | 第33-34页 |
三、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及最终模型的确定 | 第34-36页 |
四、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第六章 政策性建议 | 第39-44页 |
一、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基础,扩大双边产业内贸易 | 第39-41页 |
(一) 扩大市场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 第39-40页 |
(二) 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产业内分工 | 第40页 |
(三) 促进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第40-41页 |
二、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 第41-42页 |
(一) 鼓励发展差异化中间产品 | 第41页 |
(二) 鼓励个性化消费 | 第41-42页 |
三、合理调整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国际直接投资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