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研究动机 | 第9-11页 |
2 研究目的 | 第11-13页 |
3 研究问题 | 第13-14页 |
4 理论基础和文献探讨 | 第14-24页 |
·广告学理论 | 第14-15页 |
·广告诉求定义及方式类型 | 第14-15页 |
·符号学理论 | 第15-18页 |
·符号学的定义 | 第15-16页 |
·符号的特性 | 第16-17页 |
·广告文化所指 | 第17-18页 |
·消费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消费主义诞生 | 第18-19页 |
·消费主义危害 | 第19页 |
·FCB 矩阵 | 第19-21页 |
·国际国内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 第21-24页 |
5 研究设计 | 第24-35页 |
·研究对象 | 第24-28页 |
·选择杂志作为研究对象的依据 | 第24-27页 |
·选择《父母必读》、《环球》、《女友》、《中国国家地理》、《南风窗》、《世界博览》六种杂志作为研究对象的依据 | 第27-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5页 |
·文化能指与所指判断标准 | 第28-32页 |
·操作化过程 | 第32-33页 |
·编码表 | 第33-35页 |
6 资料分析及解释 | 第35-47页 |
·我国杂志广告新时期以来六大指标演变分析 | 第35-44页 |
·感性诉求方式比例远胜于理性诉求,且呈缓慢递增趋势 | 第35-37页 |
·广告占幅比重逐年加大 | 第37-38页 |
·读图时代:图片广告成为主要广告形式 | 第38-40页 |
·四大空间产品广告发展持平,第二空间产品广告势头最强 | 第40-41页 |
·广告主地域分布不平衡,南部沿海经济区占优势增长 | 第41-43页 |
·事实讯息点平均数下降,渲染讯息点平均数上升 | 第43-44页 |
·诉求方式、广告占幅、广告形式、产品类型及广告主所处地域与讯息类型的比较研究 | 第44-47页 |
·理性诉求事实讯息点较多,感性诉求渲染讯息点较多 | 第44-45页 |
·广告占幅增大,渲染讯息点增多 | 第45页 |
·文字为主广告事实讯息较多,图片为主广告渲染讯息较多 | 第45-46页 |
·一、三空间事实讯息较多,二、四空间渲染讯息较多 | 第46页 |
·南部、东部沿海经济区渲染讯息点平均数呈递增趋势 | 第46-47页 |
7 研究结论 | 第47-50页 |
·关于我国新时期杂志广告内容分析 | 第47页 |
·关于我国新时期杂志广告正负文化功能分析 | 第47-48页 |
·关于我国新时期杂志广告内容与文化功能关联分析 | 第48-50页 |
8 研究限制及未来研究发展 | 第50-53页 |
·研究限制 | 第50-51页 |
·样本选择的限制 | 第50页 |
·研究方法的限制 | 第50-51页 |
·研究结果的限制 | 第51页 |
·未来研究发展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