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一)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 研究范围 | 第11-12页 |
一、知识共享的产生及发展 | 第12-49页 |
(一) 知识共享产生之背景介绍 | 第12-17页 |
1.传统著作授权的难题 | 第12-13页 |
2.自由软件的发展及影响 | 第13-16页 |
3.知识共享组织的兴起 | 第16-17页 |
(二) 知识共享产生之原因探析 | 第17-26页 |
1.知识共享是反思著作权保护过度强化的产物 | 第17-22页 |
2.知识共享是技术进步的产物 | 第22-23页 |
3.知识共享是作品创作方式和使用方式变革的需要 | 第23-24页 |
4.知识共享顺应著作权人不同的权利取舍立场 | 第24-25页 |
5.知识共享是知识多元化的需要 | 第25-26页 |
(三) 知识共享核心规则: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 第26-38页 |
1.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构成要素 | 第26-28页 |
2.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文本结构 | 第28-30页 |
3.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特征分析 | 第30页 |
4.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之应用及运作 | 第30-33页 |
5.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在各地的实施例 | 第33-37页 |
6.对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评价 | 第37-38页 |
(四) 知识共享的发展 | 第38-49页 |
1.国际化计划(International Commons):iCommons | 第38-39页 |
2.科学领域的共同创新:科学共享Science Commons | 第39-49页 |
二、知识共享的理论及制度分析 | 第49-60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49-54页 |
1.知识共享之经济分析 | 第49-53页 |
2.知识共享之法哲学分析 | 第53-54页 |
(二) 制度基础 | 第54-60页 |
1.知识共享以著作权法为基础 | 第54-57页 |
2.知识共享以合同法为依托 | 第57-60页 |
三、知识共享在中国:理念到现实 | 第60-76页 |
(一) 中国引进CC之必要性分析 | 第60-69页 |
1.从宪法学的视角分析 | 第60-64页 |
2.从法伦理学的视角分析 | 第64-65页 |
3.以文化创新为视角 | 第65-69页 |
(二) 中国应用CC的可能性分析及建议 | 第69-76页 |
1.可能性分析 | 第69-71页 |
2.可行性建议 | 第71-76页 |
附录 | 第76-85页 |
附录一:知识共享许可协议2.5中国大陆版 | 第76-81页 |
附录二: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普通文本 | 第81-82页 |
附录三:知识共享调查问卷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2页 |
后记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