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聘人物画艺术特色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罗聘的生平及艺术发展历程 | 第12-19页 |
| ·罗聘的生平 | 第12页 |
| ·罗聘的艺术发展历程 | 第12-19页 |
| ·少年时期(1733-1756) | 第12-14页 |
| ·师从金农时期(1756-1770) | 第14-16页 |
| ·三上北京时期(1771-1799)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罗聘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 第19-28页 |
| ·罗聘人物画的形式分析 | 第19-22页 |
| ·用笔设色 | 第19-20页 |
| ·造型风格 | 第20-21页 |
| ·章法布局 | 第21-22页 |
| ·罗聘人物画的创新性 | 第22页 |
| ·罗聘人物画的思想性 | 第22-25页 |
| ·罗聘晚期艺术风格的变化及原因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罗聘人物画艺术特色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28-36页 |
| ·清代扬州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 第28-29页 |
| ·清代前中期扬州的文化环境 | 第29-33页 |
| ·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和发展 | 第29-30页 |
| ·扬州官员对文化发展的推动 | 第30-31页 |
| ·前朝遗民文化的影响 | 第31-33页 |
| ·扬州八怪的艺术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罗聘的艺术成就及其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 第36-38页 |
| ·罗聘的艺术成就 | 第36页 |
| ·罗聘绘画艺术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 第36-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