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拜耳法溶出液苛性比值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8页 |
| ·课题背景 | 第8-10页 |
| ·我国铝工业现状 | 第8-9页 |
| ·拜耳溶出法简述 | 第9页 |
| ·山西铝厂的生产现状 | 第9-10页 |
| ·课题意义 | 第10页 |
| ·苛性比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苛性比对各阶段的影响 | 第10-13页 |
| ·ak偏高原因分析 | 第13-14页 |
| ·降低ak的途径 | 第14-15页 |
| ·课题内容 | 第15页 |
| ·文章中的符号及概念 | 第15-16页 |
| ·文章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方法 | 第18-30页 |
| ·实验原料 | 第18-21页 |
| ·铝土矿 | 第18-20页 |
| ·石灰 | 第20页 |
| ·循环母液 | 第20-21页 |
| ·絮凝剂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页 |
| ·分析方法 | 第21-29页 |
| ·铝矿石、赤泥的分析 | 第21-27页 |
| ·石灰的分析 | 第27页 |
| ·铝酸钠溶液化学成分的分析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中高品位铝土矿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40页 |
| ·压煮溶出试验 | 第30-37页 |
| ·苛性碱浓度 | 第30-33页 |
| ·磨矿粒度 | 第33-34页 |
| ·溶出温度 | 第34-35页 |
| ·石灰添加量 | 第35-37页 |
| ·溶出时间 | 第37页 |
| ·预脱硅对溶出的影响 | 第37页 |
| ·赤泥沉降性能试验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中低品位铝土矿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 ·石灰添加量对溶出结果的影响 | 第40-42页 |
| ·不同溶出条件下的溶出试验结果比较 | 第42-43页 |
| ·预脱硅与否对溶出结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增加石灰添加量后赤泥的沉降性能试验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絮凝剂对比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6页 |
| 结论 | 第56-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附录 实验数据 | 第62-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