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危机事件不断发生 | 第7页 |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参与管理中都存在问题 | 第7-8页 |
·需要合作 | 第8-9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介绍 | 第15-23页 |
·概念界定 | 第15-21页 |
·公共危机 | 第15-18页 |
·公共危机管理 | 第18-19页 |
·非政府组织 | 第19-20页 |
·合作 | 第20-21页 |
·理论介绍 | 第21-23页 |
·政府失灵 | 第21-22页 |
·多中心制度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合作的必要性分析及国外合作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37页 |
·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32页 |
·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优劣势分析 | 第23-28页 |
·非政府组织在管理过程中的优劣势分析 | 第28-31页 |
·合作的主体收益分析 | 第31-32页 |
·国外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经验 | 第32-37页 |
·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地方应对体制,突出了地方功能 | 第32-33页 |
·细致周到,完善有序的多种协调机制 | 第33-34页 |
·体系成熟,统领整体社会资源协作运行 | 第34-35页 |
·充分的国家财政做保障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汶川地震中双方合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7-45页 |
·案例引入 | 第37-40页 |
·案例回顾 | 第37页 |
·汶川地震中救灾合作现状分析 | 第37-40页 |
·汶川地震救灾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非政府组织参与救灾中的信任问题依未解决 | 第40-41页 |
·信息反馈迟缓沟通不及时 | 第41-42页 |
·非政府组织不习惯与政府合作 | 第42页 |
·合作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45页 |
·非政府组织的身份无法律保障 | 第42-43页 |
·规范化多样化沟通渠道未建立 | 第43-44页 |
·独立性受威胁 | 第44-45页 |
第五章 以案例为基础探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合作路径 | 第45-52页 |
·针对汶川地震中的问题提出对策 | 第45-46页 |
·制定有关法律来确保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以提高合作信任性 | 第45页 |
·建立快速有效的沟通渠道 | 第45-46页 |
·合作中给予独立性肯定 | 第46页 |
·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的探究 | 第46-52页 |
·制定合作的法律依据 | 第47-48页 |
·在公共危机的前中后三个管理阶段中,取优去劣重视合作 | 第48-49页 |
·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探究合作途径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