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光热电站接入下新能源高渗透区域电网的优化调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光热发电发展概述第9-10页
        1.2.1 国外光热发电的发展概述第9页
        1.2.2 国内光热发电的发展概述第9-10页
    1.3 课题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1 西北某省光热电站规划运营现状第10页
        1.3.2 光热电站并网对新能源消纳影响研究第10-11页
        1.3.3 光热电站并网对区域断面输送能力影响研究第11页
        1.3.4 光热电站并网对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研究第11-12页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整体框架第12-16页
2 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基础理论第16-26页
    2.1 集热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模型第16-18页
        2.1.1 集热子系统工作原理第16-17页
        2.1.2 集热子系统数学模型第17-18页
    2.2 储热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模型第18-21页
        2.2.1 储热子系统传热工介第18-19页
        2.2.2 储热子系统工作原理第19-20页
        2.2.3 储热子系统数学模型第20-21页
    2.3 发电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模型第21-23页
        2.3.1 光热发电与火力发电汽轮机对比第21-22页
        2.3.2 发电子系统数学模型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6页
3 基于HSARSA(λ)算法的光热电站参与新能源电网最优出力研究第26-40页
    3.1 光热电站与其他新能源电站联合调度模型第26-30页
        3.1.1 优化目标函数配置第26-27页
        3.1.2 约束条件第27-30页
    3.2 优化算法的确定第30-34页
        3.2.1 HSARSA(λ)算法第30-33页
        3.2.2 算法流程第33-34页
    3.3 算例分析第34-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4 基于PSASP平台的含大规模光热电站新能源电网数据模型第40-50页
    4.1 PSASP软件介绍第40-41页
    4.2 基于PSASP的西北某省电网仿真模型第41-47页
        4.2.1 系统潮流数据第41-45页
        4.2.2 新能源机组数据模型第45-47页
    4.3 PSASP平台仿真计算方法第47-49页
        4.3.1 潮流计算方法第47-48页
        4.3.2 PSASP暂稳计算方法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大规模光热电站接入下新能源电网的调度优化第50-68页
    5.1 制约电网暂态稳定的关键因素分析第50-53页
        5.1.1 典型方式下故障扫描结果第50-51页
        5.1.2 易失稳线路分析第51-53页
    5.2 光热电站的最优出力分析第53-62页
        5.2.1 暂态电压稳定影响分析第53-59页
        5.2.2 断面输送能力和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第59-62页
    5.3 光热电站最优接入位置分析第62-66页
        5.3.1 最优接入位置分析方法第62-64页
        5.3.2 基于PSASP平台的仿真验证第64-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6.1 本文总结第68-69页
    6.2 研究展望第69-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服务的水电站手机端监测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下一篇:锅炉燃烧系统主蒸汽压力的预测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