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完善诉讼权利的设置保障人权 | 第9-27页 |
一、防御性权利的设置 | 第10-21页 |
1、赋予犯罪嫌疑人不被迫自证其罪权 | 第10-11页 |
2、沉默权、保释权的适当引入 | 第11-14页 |
3、讯前的通话权、会见权 | 第14-17页 |
4、拒绝签字权的行使 | 第17-18页 |
5、中途休息权的保障 | 第18-19页 |
6、讯问时的律师在场权 | 第19-20页 |
7、证据保全请求权 | 第20-21页 |
二、救济性权利的设置 | 第21-27页 |
1、要求身体检查权的构置 | 第22-23页 |
2、申诉、控告权的有效行使 | 第23-24页 |
3、国家赔偿范围和程度的扩大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合理配置权力保障人权 | 第27-35页 |
一、司法权的介入——控制权力、保障人权最重要的途径 | 第27-32页 |
1、建立侦查行为司法审查制度 | 第28-29页 |
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立 | 第29-30页 |
3、庭外供述的非自愿性推定原则的引入 | 第30页 |
4、警察出庭作证义务的强化 | 第30-32页 |
二、行政权的改进——弥补司法的非及时性 | 第32-35页 |
1、留置权的审慎使用 | 第32-33页 |
2、侦押分离制度 | 第33-34页 |
3、五条禁令的借鉴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遏制刑讯逼供保障人权 | 第35-48页 |
一、从获取口供的自愿性寻找遏制刑讯逼供的方法 | 第35-39页 |
1、辩诉交易制度的审慎引入 | 第35-37页 |
2、讯问心理学的积极推展 | 第37-38页 |
3、注重录音录像与笔录的同步使用 | 第38-39页 |
二、从口供的证据资格方面探寻遏制刑讯逼供的方法 | 第39-46页 |
1、从刑讯的目的分析刑讯逼供的生存环境 | 第39-40页 |
2、排除“犯罪嫌疑人供述”在法定证据中的地位 | 第40页 |
3、对排除“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可行性论证 | 第40-46页 |
三、有效遏制刑讯逼供保障人权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详细摘要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