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30页 |
·土壤肥力的概念以及内涵 | 第13-14页 |
·农业集约利用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 第14-16页 |
·农业集约经营的概念和内涵 | 第14-15页 |
·集约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和内涵 | 第15-16页 |
·农业集约利用的必然性 | 第16-17页 |
·集约农业的发展 | 第17-19页 |
·集约农业在国外的发展 | 第17-18页 |
·集约农业在国内的发展 | 第18页 |
·红壤地区集约农业利用特点 | 第18-19页 |
·集约农业利用对土壤和环境以及农作物品质的负面影响 | 第19-28页 |
·集约化农业利用对土壤的影响 | 第19-24页 |
·集约化农业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19-20页 |
·集约农业利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20-21页 |
·集约农业利用对土壤生物功能的影响 | 第21-22页 |
·集约农业利用引起的土壤污染 | 第22-24页 |
·集约农业利用下对水资源的影响 | 第24-26页 |
·对地表水的影响 | 第24-25页 |
·对地下水的影响 | 第25-26页 |
·集约农业利用对大气的影响 | 第26页 |
·集约农业利用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26-27页 |
·集约农业利用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第27-28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8-3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8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40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0-32页 |
·南昌市郊区概况 | 第30-31页 |
·位置 | 第30页 |
·气候 | 第30页 |
·土壤 | 第30页 |
·农业利用状况 | 第30-31页 |
·余江县概况 | 第31-32页 |
·位置与地形 | 第31页 |
·气候 | 第31页 |
·母质与土壤 | 第31页 |
·农业利用概况 | 第31-32页 |
·资料的准备 | 第32-33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32-33页 |
·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40页 |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 第34-38页 |
·指标的选择 | 第34页 |
·评价指标隶属度确定 | 第34-36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36-38页 |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计算 | 第38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计算 | 第38-40页 |
·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 | 第38-39页 |
·综合内梅罗指数计算 | 第39-40页 |
3 集约农业利用下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变化 | 第40-50页 |
·土壤肥力变化 | 第40-44页 |
·土壤有机质 | 第40-41页 |
·土壤全氮 | 第41-42页 |
·土壤硝态氮 | 第42页 |
·土壤有效磷 | 第42-43页 |
·土壤速效钾 | 第43页 |
·土壤肥力综合值 | 第43-44页 |
·集约农业利用下土壤酸度变化 | 第44页 |
·集约农业利用下红壤地区土壤盐渍化状况与特征 | 第44-46页 |
·集约农业利用下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 第46-48页 |
·养分元素的环境效应评价 | 第48-50页 |
4 主要驱动力分析及调控 | 第50-55页 |
·主要驱动力 | 第50-52页 |
·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 第50页 |
·化肥施用量及其N、P、K元素比例的影响 | 第50-51页 |
·施用农家肥的影响 | 第51页 |
·工业生产的影响 | 第51-52页 |
·集约农业利用下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调控 | 第52-55页 |
·土壤养分失衡的调控 | 第52-54页 |
·土壤酸化的调控 | 第54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调控 | 第54-55页 |
5 总结 | 第55-57页 |
·全文结论 | 第55-56页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56页 |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