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小说的叙事结构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茅盾小说的结构要素分析 | 第12-22页 |
一、茅盾小说中的“人物”及其划分 | 第12-14页 |
二、“故事”的现实性和自足性 | 第14-17页 |
三、茅盾小说的叙事线条 | 第17-22页 |
1. 叙事线条与茅盾小说的开放性 | 第17-18页 |
2. 茅盾小说叙事线条的组织方式 | 第18-19页 |
3. “残缺性”特征:叙事线条的扭曲和断裂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茅盾小说的叙事模式分析 | 第22-32页 |
一、茅盾小说中的“追求-幻灭”故事 | 第22-24页 |
二、“追求-幻灭”故事的深层结构模式 | 第24-30页 |
(1) 开始序列:追求者行动的开始 | 第24-26页 |
(2) 第二序列:敌对力量对追求主体的干扰和阻碍 | 第26-28页 |
(3) 第三序列:主体的反抗 | 第28-29页 |
(4) 结束序列:追求过程归于幻灭,或者重新出发 | 第29-30页 |
三、“追求-幻灭”叙事模式的补充与转化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茅盾小说的叙事话语分析 | 第32-44页 |
一、茅盾小说的叙事时间分析 | 第32-38页 |
1. 茅盾小说里倒叙和预叙的运用 | 第32-36页 |
2. 场景、概要与省略的偏置 | 第36-38页 |
二、茅盾小说的叙事语式分析 | 第38-41页 |
1. 茅盾小说的叙事视角 | 第38-40页 |
2. 叙事话语与故事之间的距离 | 第40-41页 |
三、茅盾小说的叙事语态分析 | 第41-44页 |
1. 茅盾小说的“事后叙述” | 第41-42页 |
2. 叙述者作用的凸显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注释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