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流测量信号的时间序列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8-17页 |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 ·两相流流量计量的现状 | 第8-13页 |
| ·分离法 | 第8-9页 |
| ·非分离法 | 第9-13页 |
| ·国内外流型识别的方法 | 第13-15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 第2章 时间序列分析 | 第17-28页 |
| ·时间序列简介 | 第17-18页 |
| ·AR(p)模型 | 第17-18页 |
| ·MA(q)模型 | 第18页 |
| ·ARMA 模型或混合模型 | 第18页 |
| ·ARMA 模型辨识 | 第18-25页 |
| ·ARMA 模型的两个重要参数 | 第19-20页 |
| ·常用模型阶数判定方法 | 第20-24页 |
| ·常用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 第24-25页 |
| ·时间序列建模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SAS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 第28-42页 |
| ·SAS 系统概述 | 第28-31页 |
| ·SAS 系统特点 | 第28-29页 |
| ·与SAS 相关的一些定义 | 第29-31页 |
| ·SAS 数据的输入方法 | 第31页 |
| ·SAS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 第31-41页 |
| ·模型识别 | 第32-39页 |
| ·参数估计 | 第39-40页 |
| ·序列预测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时间序列分析在流型识别中的应用 | 第42-49页 |
| ·环状流差压信号建模 | 第42-46页 |
| ·分层流差压信号建模 | 第46-47页 |
| ·两种流型模型比较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时间序列分析在流量预测中的应用 | 第49-64页 |
| ·气相流量时间序列分析 | 第49-55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49-52页 |
| ·阶数的判定 | 第52-53页 |
| ·参数的估计 | 第53-54页 |
| ·模型建立 | 第54页 |
| ·序列预测 | 第54-55页 |
| ·两种流型下气相流量预测的比较 | 第55-59页 |
| ·液相流量时间序列分析 | 第59-62页 |
| ·环状流液相流量时间序列分析 | 第59-61页 |
| ·分层流液相流量时间序列分析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4-6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64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