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页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传统文化符号概念及相关阐述 | 第14-19页 |
·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 第14-15页 |
·符号的概念和内涵 | 第15-16页 |
·传统的概念和内涵 | 第16-17页 |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和分类 | 第17-19页 |
第3章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入现代设计的必要性 | 第19-24页 |
·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要求 | 第19-20页 |
·现代设计的审美观念及商业性需求 | 第20-21页 |
·市场竞争国际化的需求 | 第21-22页 |
·世界文化的相互融合及多元化的需求 | 第22-24页 |
第4章 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精神与气质 | 第24-32页 |
·中西方文化艺术观念的差异性 | 第24-25页 |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精神与气质 | 第25-32页 |
·稚拙之气的古朴淳厚美 | 第26-27页 |
·稳健之气的典雅精致美 | 第27-28页 |
·阳刚之气的刚健奔放美 | 第28-29页 |
·阴柔之气的飘逸空灵美 | 第29-32页 |
第5章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蕴含的审美观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和碰撞 | 第32-47页 |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蕴含的审美观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 | 第32-44页 |
·“空则有、有则空”与现代设计的虚实相生 | 第32-35页 |
·“言有尽而意无穷”与现代设计的含蓄意蕴 | 第35-38页 |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与现代设计的象征隐喻 | 第38-40页 |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与现代设计的简约意境 | 第40-41页 |
·“天人合一”与现代设计的和谐之美 | 第41-43页 |
·传统文化的浪漫主义与现代设计的浪漫情结 | 第43-44页 |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观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碰撞 | 第44-47页 |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庸之道与现代设计标新立异 | 第44-45页 |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求全忌缺与现代设计缺中求异 | 第45-47页 |
第6章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化再生 | 第47-58页 |
·化繁为简——传统文化符号的“形”与现代构成点线面的折衷 | 第47-51页 |
·展露新意——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意”在现代设计中的延伸 | 第51-53页 |
·承传开创——传统色彩的提取和运用 | 第53-55页 |
·汲古创新——传统文化艺术符号与现代材料及科技相结合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