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8页 |
一、研究动机及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二、才子佳人小说研究综述 | 第7-16页 |
三、存在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基本研究问题的梳理 | 第18-78页 |
第一节 天花藏主人的真实身分 | 第18-44页 |
第二节 《玉娇梨》与《平山冷燕》的作者是冯梦龙 | 第44-67页 |
第三节 才子佳人小说产生的时间和地点 | 第67-72页 |
第四节 刘璋不是编次才子佳人小说的烟霞散人 | 第72-78页 |
第二章 才子佳人小说:作为类型小说的新小说类型 | 第78-123页 |
第一节 《玉娇梨》与《平山冷燕》:一种新小说类型的出现 | 第78-83页 |
第二节 才子佳人小说的对象范围界定 | 第83-92页 |
第三节 类型小说:概念的提出 | 第92-101页 |
第四节 作为类型小说的才子佳人小说 | 第101-111页 |
第五节 才子佳人小说的创编和阅读群体 | 第111-123页 |
第三章 才子佳人小说:一种新文学样式——消费文学 | 第123-177页 |
第一节 才子佳人小说作为消费文学的文本特征 | 第124-155页 |
第二节 才子人小说作为消费文学的运作机制 | 第155-177页 |
第四章 才子佳人小说兴衰原因探讨 | 第177-208页 |
第一节 才子佳人小说兴衰的事实描述 | 第177-186页 |
第二节 才子佳人小说兴衰原因探讨 | 第186-206页 |
第三节 才子佳人小说兴盛与衰落的启示 | 第206-208页 |
结语 才子佳人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 第208-210页 |
参考文献 | 第210-223页 |
附录: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一览表 | 第223-236页 |
后记 | 第236-2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