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法律因果关系理论学说史述评--道德归责背景下的原因构成理论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9页
导论第19-26页
 第一节 因果关系之谜第20-22页
  一、法律因果关系能否被定义?第20页
  二、法律因果关系能否被类型化?第20-21页
  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事实吗?第21页
  四、法律因果关系理论是否存在被过度使用的问题?第21-2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22-25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论第25-26页
第一章 现代法律因果关系理论的历史渊源第26-32页
 第一节 罗马法的侵权责任制度和因果关系观念第27-28页
 第二节 普通法系早期的法律因果关系观念第28-32页
  一、 Francis Bacon 的《法律的箴言》第29-30页
  二、罗斯科·庞德(Roscoe Pound)的考证第30-31页
  三、波罗克(Pollock)和梅特兰(Maitland)的研究第31-32页
第二章 概念法学(分析法学)影响下的因果关系理论(上):普通法系第32-91页
 第一节 必要条件理论第38-54页
  一、“必要条件”理论的基本内容第38-40页
  二、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第40-44页
  三、必要条件理论之缺陷第44-45页
  四、对必要条件理论的修正、补充第45-54页
 第二节 “可能的(或自然的)结果”理论第54-64页
  一、“可能的(或自然的)结果”理论的主要内容第55-58页
  二、“可能的(或自然的)结果”理论对介入原因的处理第58-62页
  三、对“可能的(或自然的)结果”理论的评价第62-64页
 第三节 “实质因素”理论第64-73页
  一、“实质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第65-68页
  二、“实质因素”理论的应用第68-70页
  三、对“实质因素”理论批评第70-73页
 第四节 “直接结果”和“表面安全”理论及其反对意见第73-91页
  一、“最后(或最近)行为人”理论第73-74页
  二、“直接结果”理论和“表面安全”理论的主要内容第74-78页
  三、Edgenon 对“直接结果”理论的全面批判第78-91页
第三章 概念法学(分析法学)影响下的因果关系理论(下):大陆法系第91-120页
 第一节 从必然原因理论到条件理论(19 世纪初一19 世纪中叶)第91-96页
  一、必然原因理论第92-93页
  二、“有效的原因”理论第93-94页
  三、条件理论第94-96页
 第二节 “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第96-117页
  一、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第97-99页
  二、原因相当性的判断标准第99-115页
  三、对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的评价第115-117页
 第三节 晚近以来的其他学说:法律保护目的理论第117-120页
第四章 现实主义法学影响下的因果关系理论第120-173页
 第一节 Leon Green 的纯粹因果关系理论第125-137页
  一、纯粹因果关系理论对因果关系性质的认识第126-128页
  二、纯粹因果关系理论判断因果关系的方法第128-132页
  三、对纯粹因果关系理论的评价第132-134页
  四、纯粹因果关系理论对过失理论的影响第134-137页
 第二节 Fleming James 对“可预见性”理论的系统阐述第137-145页
  一、可预见性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38-141页
  二、可预见性理论的应用第141-145页
 第三节 罗斯科·庞德以“社会普遍安全”来衡量因果关系问题第145-150页
  一、庞德的“社会学法学”思想中的侵权行为法因素第145-146页
  二、庞德对因果关系问题的论述第146-150页
 第四节 经济分析法学视野中的因果关系问题第150-161页
  一、Calabresi 的学说第152-154页
  二、Shavell 的学说第154-158页
  三、兰代斯(I~andes)和波斯纳(Posner)的学说第158-161页
 第五节 现实主义法学运动中其他学者对因果关系问题的研究第161-173页
  一、Clarence Morris 对“巧合”在因果关系问题上的特殊地位的研究第161-163页
  二、William L.Prosser 对于因果关系问题“纯粹性”的论述第163-167页
  三、Wex S.Malone 对“事实原因”的政策解读第167-171页
  四、Robert Keeton的“危险范围内的损害”(Harm Within the Risk)理论第171-173页
第五章 新分析法学影响下的因果关系理论第173-202页
 第一节 哈特和奥诺尔的“常识因果关系”理论第175-182页
  一、“常识因果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哲学基础第176-179页
  二、对“常识因果关系”理论的运用和评析第179-182页
 第二节 :Richard Epstein:从“严格责任”理论到“因果关系范例”第182-189页
  一、Epstein 的“严格责任”理论第182-183页
  二、Epstein 的四组“因果关系范例”第183-184页
  三、对因果关系范例的批评和运用第184-189页
 第三节 Richard W.Wright:事实因果关系理论的集大成者第189-202页
  一、因果关系调查针对的是被告行为的侵权方面与损害结果之间的联系第189-195页
  二、“NESS"规则第195-200页
  三、因果关系,可能性和危险:侵权责任的前沿问题第200-202页
第六章 对法律因果关系学说的批判性反思第202-241页
 第一节 法律中的事实第203-207页
  一、客观事实的难以证明性第203-204页
  二、法律事实的主观完满性第204页
  三、作为法律事实的因果关系第204-207页
 第二节 从侵权责任的功能角度评析法律因果关系理论第207-220页
  一、侵权责任的归属对象第207-209页
  二、概念法学因果关系诸理论的成功与不足第209-217页
  三、现实主义法学因果关系诸理论的成功与不足第217-220页
 第三节 原因构成理论研究第220-228页
  一、法律因果关系理论是否只适用于过失侵权案件?第220-221页
  二、作为原因的事实应是法律事实,该事实应为人的行为第221-222页
  三、作为原因的是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实,而不是假设的事实第222-223页
  四、作为原因的事实必须是足以导致结果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第223-225页
  五、在原因和结果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人类心理因素第225-228页
 第四节 从原因构成理论的不完善性看道德归责的必然性第228-241页
  一、从尼采的一则论断说起:道德归责的认识论原理第228-233页
  二、道德归责的法哲学原理及认识论原理第233-241页
参考文献第241-25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52-253页
后记第253-255页

论文共2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量子器件中的时间问题与隐失场的物理性质研究
下一篇:人类激酶RIOK3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