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1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18页 |
| 四、研究内容、思路、方法 | 第18-20页 |
| (一)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二)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分析 | 第21-33页 |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1-23页 |
| (一) 林业生态经济 | 第21-22页 |
| (二) 公共政策 | 第22-23页 |
| 二、林业生态经济的外部性分析 | 第23-27页 |
| (一) 外部性理论 | 第23-25页 |
| (二) 林业生态经济的外部性分析 | 第25-27页 |
| 三、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机理剖析 | 第27-31页 |
| (一)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运行关系 | 第27-28页 |
| (二)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五流”运行论及运动模型 | 第28-31页 |
| 四、公共政策评价理论 | 第31-33页 |
| (一) 公共政策评价的含义 | 第31-32页 |
| (二) 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方式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安徽省林业概况和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政策 | 第33-41页 |
| 一、安徽省林业概况 | 第33-34页 |
| 二、安徽省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政策 | 第34-41页 |
| (一) 林业政策概述 | 第34页 |
| (二) 安徽省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 第34-41页 |
| 第四章 安徽省林业生态经济政策效果的评价分析 | 第41-69页 |
| 一、林业生态经济政策效果评价的原则、步骤、方法 | 第41-45页 |
| (一) 原则与步骤 | 第41-42页 |
| (二)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2-45页 |
| 二、安徽省林业生态经济政策效果的单因子评价 | 第45-48页 |
| (一) 生态效果 | 第45-46页 |
| (二) 经济效果 | 第46-47页 |
| (三) 社会效果 | 第47-48页 |
| 三、安徽省林业生态经济政策效果的综合评价 | 第48-67页 |
| (一) 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8-51页 |
| (二)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1-52页 |
| (三) 综合评价原始数据 | 第52-54页 |
| (四) 评价思路 | 第54-56页 |
| (五) 数据分析评价 | 第56-67页 |
| 四、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五章 安徽省林业生态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82页 |
| 一、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69-73页 |
| (一) 政策执行影响因素的基础理论模式 | 第69-71页 |
| (二) 林业政策有效性制约因素的框架设计 | 第71-73页 |
| 二、政策实施的障碍分析 | 第73-80页 |
| (一) 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障碍 | 第73-75页 |
| (二) 经费资源与经济环境的障碍 | 第75-77页 |
| (三) 人力资源与科教环境的障碍 | 第77-78页 |
| (四) 体制因素的障碍 | 第78-80页 |
| (五) 政策本身因素的障碍 | 第80页 |
| 三、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第六章 促进安徽省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 第82-92页 |
| 一、林业公共政策目标 | 第82-84页 |
| (一) 公共政策目标 | 第82-83页 |
| (二) 林业公共政策目标 | 第83-84页 |
| 二、安徽省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的构建 | 第84-92页 |
| (一) 政策体系框架 | 第84-86页 |
| (二) 政策建议 | 第86-92页 |
| 结束语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 致谢 | 第99-10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