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铁路车桥耦合轮轨接触理论及动力仿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引言第9-10页
   ·高速铁路的特点第10-11页
   ·铁路车桥耦合振动研究发展历史第11-16页
     ·试验研究第11-13页
     ·理论研究第13-16页
   ·车桥耦合振动问题中相关理论最新进展第16-19页
     ·轮轨关系模型第16-17页
     ·轮轨力模型第17页
     ·机车车辆计算模型第17-18页
     ·桥梁计算模型第18-19页
     ·数值积分方法与轨道不平顺的数值模拟第19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第21-44页
   ·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和接触状态第21-26页
     ·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第21-23页
     ·轮轨接触状态第23-24页
     ·我国铁路车轮踏面和轨道截面基本几何形状第24-26页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计算方法第26-39页
     ·特殊几何型面轮轨接触几何约束方程和几何参数的求解第26-30页
     ·任意几何型面轮轨接触关系几何参数计算方法第30-39页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相关结论第39-44页
第三章 车—桥耦合系统中轮轨接触力的推导第44-56页
   ·轮轨法向力的计算第44-49页
     ·Hertz接触理论中的几何关系第44-46页
     ·Hertz接触力的推导第46-49页
   ·轮轨切向蠕滑力的计算第49-56页
     ·轮轨蠕滑率的推导第49-52页
     ·轮轨蠕滑力第52-56页
第四章 车辆和桥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56-70页
   ·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56-63页
     ·铁道车辆特点、基本假定和自由度的确定第56-57页
     ·建立车辆运动方程第57-60页
     ·车辆运动方程的矩阵形式第60-63页
   ·桥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63-70页
     ·桥梁动力有限元方法第63-64页
     ·空间梁单元动力特性矩阵的推导第64-70页
第五章 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建立和求解及轨道随机不平顺模拟第70-83页
   ·车桥耦合方程的建立第70-73页
     ·车—桥耦合方程的建立第70-71页
     ·轮轨间作用力的求解第71-73页
     ·车桥耦合振动微分方程求解的收敛准则第73页
   ·车桥耦合系统求解的数值积分方法第73-76页
     ·Newmark-β法第73-75页
     ·Wilson-θ法第75页
     ·新型显式积分法第75-76页
   ·车桥耦合系统程序设计第76-78页
   ·轨道随机不平顺的模拟第78-83页
     ·轨道常见的几何不平顺的输入模式第78-79页
     ·随机轨道不平顺第79页
     ·轨道随机不平顺的数值模拟第79-83页
第六章 车桥耦合理论与动力仿真技术的工程应用第83-93页
   ·桥梁长度对桥跨中心竖向动力响应的影响第83-87页
     ·不同桥梁长度桥梁跨中的位移时程曲线比较第83-84页
     ·不同桥梁长度桥梁跨中的速度时程曲线比较第84-86页
     ·不同桥梁长度桥梁跨中的加速度时程曲线比较第86-87页
   ·列车速度对桥跨中心动力响应的影响第87-88页
   ·随机轨道不平顺对桥梁跨中动力响应的影响第88-90页
   ·桥梁抗弯刚度和支座刚度对桥梁跨中动力响应的影响第90-93页
     ·桥梁抗弯刚度对桥梁跨中动力响应时程曲线的影响第90-91页
     ·桥梁支座刚度对桥梁跨中动力响应时程曲线的影响第91-9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研究结论第93-94页
   ·研究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8-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维生素E对鲤鱼肠上皮细胞生长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下一篇: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