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5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标和意义第12-14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第14-22页
 第三节 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第22-25页
     ·研究视角第22-23页
     ·研究方法第23-25页
第二章 社区矫正概述第25-40页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概念第25-29页
     ·社区的概念第25页
     ·矫正的概念第25-26页
     ·社区矫正的概念第26-29页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历史沿革第29-36页
     ·刑罚理念的发展变化第29-32页
     ·社区矫正的实践第32-36页
 第三节 我国社区矫正溯源第36-40页
     ·我国古代社区矫正第36页
     ·我国近现代社区矫正第36-39页
     ·我国当代社区矫正第39-40页
第三章 社区矫正的基本理论第40-59页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理论根据第40-50页
     ·刑罚人道主义思想第40-41页
     ·深化的复归理论第41-42页
     ·新社会防卫论第42-44页
     ·犯罪学上的标签理论第44-45页
     ·行刑经济化理论第45-46页
     ·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理论第46-47页
     ·“大社会”观念和社会福利思想第47-48页
     ·科学的刑罚观及矫正刑理论第48-50页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性质第50-59页
     ·刑事执法的性质第51-53页
     ·社会工作的性质第53-55页
     ·社会福利的性质第55-56页
     ·跨部门的综合性质第56-59页
第四章 我国社区矫正的根据第59-84页
 第一节 我国矫正制度(罪犯改造制度)回顾第59-65页
     ·罪犯改造的含义第59页
     ·我国罪犯改造的基本理论第59-62页
     ·我国罪犯改造的制度与实践第62-65页
 第二节 我国社区矫正的刑事政策根据第65-76页
     ·刑事政策的概念第65-66页
     ·刑事政策的基本理论第66-68页
     ·我国社区矫正的刑事政策根据第68-76页
 第三节 我国社区矫正的现实根据第76-84页
     ·对我国转型期犯罪现象的反思第76-79页
     ·犯罪预防的深层要求第79-81页
     ·和谐社会的政治追求第81-84页
第五章 各国社区矫正的实践第84-109页
 第一节 英国的社区矫正第84-89页
 第二节 美国的社区矫正第89-97页
     ·美国社区矫正的发展第89-90页
     ·美国社区矫正的种类第90-97页
     ·美国社区矫正的组织形式第97页
     ·美国社区矫正的特征第97页
 第三节 德国的社区矫正第97-103页
     ·缓刑考验帮助第99-100页
     ·余刑的缓刑(假释)第100页
     ·赦免缓刑第100-101页
     ·保安处分中的行为监督第101页
     ·针对青少年的社区矫正措施第101-103页
 第四节 日本的社区矫正第103-109页
     ·日本社区处遇的历史发展第103-104页
     ·日本社区矫正制度的主要内容第104-105页
     ·日本社区处遇机关第105-106页
     ·日本的社区处遇的特点第106-109页
第六章 矫治社会工作的介入第109-124页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价值第109-113页
     ·社会工作概述第109-110页
     ·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第110-111页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第111-113页
 第二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涵义和功能第113-116页
     ·矫治社会工作的涵义第113-115页
     ·矫治社会工作的功能第115-116页
 第三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介入第116-120页
     ·矫治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第116-117页
     ·矫治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第117-118页
     ·矫治社会工作社区介入的主要内容第118-120页
 第四节 矫治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的关系第120-122页
 第五节 个案工作方法的运用第122-124页
第七章 我国社区矫正试点考察第124-149页
 第一节 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概述第124-130页
     ·现行规定的考察第124-127页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概述第127-130页
 第二节 试点地区差异考察第130-143页
     ·北京社区矫正情况第130-134页
     ·上海社区矫正情况第134-140页
     ·天津社区矫正情况第140-143页
 第三节 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143-149页
第八章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构建第149-202页
 第一节 制度建设所需的社会基础第149-157页
     ·理性的现代刑罚观念第149-151页
     ·成熟的社区第151-153页
     ·不断壮大的民间社团和志愿者队伍第153-154页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第154-156页
     ·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培训第156-157页
 第二节 社区矫正对象的科学界定第157-164页
     ·社区矫正的基本精神第157-158页
     ·社区矫正的对象第158-160页
     ·界定的理由第160-164页
 第三节 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第164-168页
     ·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第164-167页
     ·社区矫正的人员组成第167-168页
 第四节 社区矫正相关制度的完善第168-188页
     ·缓刑制度的完善第168-176页
     ·假释制度的完善第176-182页
     ·管制刑的完善第182-184页
     ·增设社区服务刑第184-188页
 第五节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第188-202页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独立价值第190-195页
     ·关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几点建议第195-202页
致谢第202-203页
参考文献第203-207页
附录第207-214页

论文共2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下一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与思维创新研究